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他堪称二十世纪最伟大诗人之一,与母国“断交”却一生用母语写作

2018-09-21 09:54 编辑:TF0328 来源:北京晚报

“米沃什是我的英雄,我是他的一个粉丝。”最近,在《米沃什诗集》新书发布会上,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如此表达他对波兰诗人米沃什的崇敬。

作者:张玉瑶


这套四卷本《米沃什诗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米沃什的诗歌作品在中文世界第一次以全貌呈现,也是首次由波兰文直接翻译成中文。负责此次翻译工作的是林洪亮、杨德友、赵刚三位波兰文学研究专家,其中,林洪亮先生已有83岁高龄,而杨德友先生已在今年五月逝世,遗憾没能见到他翻译的这一册诗集出版。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切斯瓦夫·米沃什并不陌生,他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尤其是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都激起了广泛的阅读热潮,对于文学阅读者来说人尽皆知。米沃什1911年出生于立陶宛威尔诺(现维尔纽斯)附近的一个村庄,非常年轻时便流露出诗歌天赋,曾加入左派组织,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后被任命为波兰驻美国和法国大使馆的外交官。但1951年他从法国外交官任上出走,1960年移居美国,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教授。1980年,米沃什的诗歌因“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04年,米沃什在波兰克拉科夫家中逝世,享年93岁。

米沃什是一位语言天才,通晓波兰语、立陶宛语、俄语、英语和法语,虽曾与母国波兰“断交”,且长期住在国外,但一生忠于母语,坚持用波兰语写作。1980年获诺奖后,曾有记者问他:你出生在立陶宛,后来回华沙工作,二战后成了驻外外交官,现在又加入美国国籍,你究竟是哪个国家的诗人?米沃什毫不犹豫答道,我是波兰诗人。林洪亮感叹道,米沃什深深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把它看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只有母语才能使他不断收到新的创作灵感,深入到波兰的文化传统中去。关于这一点,欧阳江河认为,波兰语虽是小语种,但有种含混性,而米沃什虽出生于立陶宛一隅,但和“老欧洲”的精神传统相通,他本人又精通各种语言,这一切和自己的母语便形成了对话的广阔性。“他诗歌中的这些东西一旦进入英文、法文这样的大语种之后,会闪烁出光芒,带着他的波兰的特质,就像卡夫卡带着他的捷克语的特质进入德语写作一样,迅速变成人类共同的知识、思想、诗歌财富。”

欧阳江河谈到,他自己阅读米沃什已经有三十多年,米沃什已成为中国诗人包括他本人的诗歌意识、诗歌立场、诗歌定义的一部分。他以一个诗人的立场表示说,米沃什的确是少数能够进入中国当代诗人创作的源头式的诗人。在他看来,米沃什的迷人之处在于,他作为大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良心论者,一方面是一个“特别注重伦理的、优雅的老派欧洲人”,另一方面却经历了二战、冷战时期的欧洲及全球变化,这让他的生命中有废墟也有建设、有绝望也有希望,“这样一个人物,在二十世纪诗歌史上找不到第二个”。负责翻译诗集第四卷的赵刚教授总结道,米沃什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有三个“之间”,一个是生活环境上的偏远出生地和发达现代城市之间,一个是创作时间上的东方阵营和西方世界之间,一个是诗歌主题上的善与恶之间。

在米沃什的诗歌观念中,“正是那种尽全力捕捉可触知的真相,才是诗歌的意义所在”。他的人生经历与时代相重合,二十世纪给予他的诗歌写作丰饶的源泉,给予万千诗人以精神反抗的意象,但,“既要认清事实举足轻重,又要拒绝诱惑、不甘只做一个报告员,这是诗人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之一”。米沃什为自己选择了与现实有合适距离的站位,以诗歌来参与时代。他身上有着二十世纪般的复杂性,其诗歌主题也因过于庞大和含混而非常难以确认,甚至难读。他的诗除了对时光、青春、故乡童年的追忆,对生活中美好细节的挖掘,对文明差异的刻画之外,还有一些非常抽象的内容,蕴含着深奥的哲学性。在他的诗歌中,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平凡人生的个体性,也有对死亡、战争、爱与信念的震动人心的探索:“在这片大地上存在过,其本身已远非任何语言可以形容。”

 

(原标题:像米沃什这样的,没有第二个)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32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