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抗战时期考古学者大多是理科女生 在战火中坚持保护研究文物

2018-09-28 10:40 编辑:TF2018 来源:北京晚报

三周前,巴西国家博物馆被一把火烧地精光,文物全部毁灭消失,许多份历史被从记忆中被抹掉,失去了最宝贵的能够证明存在的证据。1937年,卢沟桥事变,战火未到,文物先行。许多珍贵文物同考古学者们一同去了祖国的西南边陲。在那段战乱的年代,他们没有一天停止保护、研究与考察,不断有重大突破性的发现。

作者:夏安


《朵云封事》   [加]李在中   北京出版社

在李庄,学人李济先生在向大家解释“全面抗战”时说,学人要以身作则,怀抱学术报国,毫无保留地贡献一己之力把事情做好。“‘抗日救国’不是一句口号,要知道敌人的“强”不是一方面的,我们不要问在第一线的忠勇将士抵抗得了敌人吗,我们要问我们的科学抵得过敌人吗?”抗战时期的考古故事,李在中将他所知到的事都写在了《朵云封事》一书中。

什么是朵云?这个讲法来自唐朝的能臣韦,他在信函的最后署名也就是今天的花式签名,写得像几朵云彩,非常好看,后来朵云就成了信纸的雅称。而封事就是密封的奏折,后世引申为信封之意。美丽的云朵,密封着什么样的往事?李在中正是通过回溯战乱年代相关的人与事,描绘了蔡元培、傅斯年、李济、曾昭燏、潘天寿等一代知识分子学术救国、文化图存的爱国群像。他们希望,通过整理文物、研究历史,来凝聚民族文化向心力,树立民族自信心。他们开创了中国综合性集科研与教育于一身的博物馆建设的先河。

从某种程度上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加速了新学术之路的步伐。在一次北平名流的聚会里面,傅斯年先生跟大家讲,书生何以报国?这个问题真正的意思是,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救亡图存关键时刻要觉醒和反省:我们到底能够做什么?

从1928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这些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共进行了十五次殷墟挖掘,在著名的127灰坑中出土了一万七千余片甲骨,装甲骨的箱子重达三吨。书中还写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因为这批箱子太重,在搬运中压伤了两位工人,忙中出错,箱子运到南京时,大家才发现竟然放倒了:原来地表上层压在了箱底,最深层的反倒后来居上,成了“上下颠倒、本末倒置”。因为有工人受伤,其他工人就不愿意再大费周章将它们颠倒过来,所以后来整理研究时,其实“上层”才是“底层”。

在书中收录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云南大理苍洱考古团队留存的照片中,我们还得以一窥最早的中国女子考古的阵容,照片中的学者们以曾昭燏先生为首,大部分都是女性。许多人也想不到,这些学者大多数是理科生。在这支战时考古队伍中,清一色海归青年,且全部是学理科的,除了张道藩先生学的是美学,其他人有学物理的、学地质的,还有学生物的,正是这一批人来一步一步实现书生报国的伟大理想。

李在中的写作把“实境研究”和“史景感怀”结合起来,这对于我们如何书写历史是很有启发的。《朵云封事》这本书对于我们研究中国考古文博事业的创建、对我们理解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理念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抗战期间,许多考古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在李庄完成的,《朵云封事》里面有几章都讲到了李庄。李在中根据其父亲李霖灿先生的日记、书信、绘画,重新走过父亲当年走过的路,又走访了他父亲的老朋友,以及一些当年生活在李庄的中博和故博子弟,以此来完成《朵云封事》这本书,因此他的记述给我们了解李庄提供了很多真切的口述资料,也让抗战烽火下那一代爱国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鲜活起来。

《朵云封事》一书中所写的一代考古学人为中国近代科学考古文博事业、民族社会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体系的发展,贡献良多,也为日后的中国人文艺术学术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战乱时期的考古)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