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书法名家不少 把怀素苏轼文徵明作品放在一起看倒是别有趣味

2018-10-11 09:17 编辑:TF016 来源:北京晚报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狂草的代表作。内容为怀素自述其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以及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通篇做到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书写时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

怀素《自叙帖》(局部)

唐 怀素《自叙帖》(局部),整幅作品纵28.3厘米,横77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其后继)作不绝,溢乎箱箧。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卢员(外云)。

怀素(737-799,一说725-785),字藏真,俗姓钱。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最终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文章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

苏轼《李太白仙诗卷》(局部)

 

文徵明《纪行诗》(局部),此册为十四开,纵21.3厘米,横33.1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纪行诗》(局部)

释文:泗上看月。停舟清泗兴无涯,夜启蓬窗看月华;灏气一函开玉府,镜光千道走金蛇。

碧空颠倒山流翠,白石巉岩浪蹙花;酒醒分明天上坐,更从何处觅星槎。留城道中(有张良祠)古堤杨柳绿丝柔,尽(日南风送客舟)。

明嘉靖二年(1523)二月下旬,文徵明北上进京赴试,途经扬州、杨家沟、清江浦、宿迁、徐州、泗洲、留城、南旺湖、张秋、济南诸地,赋诗纪行。这是文徵明54岁时的作品,功力正盛,风格成熟,书写流畅清雅。虽然人到中年,却还要为了功名而奔波,但是心情丝毫不受影响,行笔从容,行楷与行草相杂,却非常协调,气息温和,诗文和书法意趣有机融合,自然和谐。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私谥“贞献先生”。文徵明诗文书画造诣极为全面,人称“四绝”,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邓石如《白氏草堂记六屏》(局部)纸本,每屏纵101厘米,横27厘米,现藏日本。

释文:树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北据层岩积(石)。

《白氏草堂记》又称 《庐山草堂记》,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草堂所撰。邓石如所书文字内容略有出入。此为邓氏篆书代表作,六十二岁时所书,即谢世前一年。邓石如大胆将隶书的用笔方法运用到篆书里,不仅使篆书的书写更加灵活,也为后世篆书家开阔了眼界。全篇既有盎然浓郁的古气,又洋溢着阵阵新意,笔法和结字既老成持重,又清秀洒脱,行气整饬工稳,体势森严刚毅,功力与才情并重,韵味豪迈醇厚。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篆刻大师,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6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