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77岁志愿者还在“伴老”,“晚缘”队伍急需年轻面孔

2018-10-15 14:46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昨天是“晚缘”志愿者在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例行服务的日子。在结束了两个小时的陪伴服务之后,一个简短的志愿者表彰仪式在这里举行。17位志愿者被授予了获奖证书,他们当中大部分都已经退休,其中一名志愿者已经77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已经成为养老界人士的共识。但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来自年轻人的陪伴则更加难得。

“老龄化”的志愿者

“晚缘”是美新路公益基金会的一个特色项目,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养老机构或社区内有需要的老人。该项目于2001年启动,距今已17个年头。项目负责人刘岩介绍,“晚缘”要求志愿者与老人一对一结成对子,志愿者每两周与老人见面一次,每次两个小时。目前,时间最久的“对子”也已经17年了。

“晚缘”志愿者需要承诺至少持续服务一年。在昨天的活动中,不少人都已经是服务多年的老志愿者了。一位已经服务13年的阿姨明年将要出国定居,在分享自己的志愿者经历时,她非常不舍,希望能够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接替自己陪伴老人。志愿者们纷纷感慨,这么多年与老人相识一场,都是缘分。

刘岩说,“晚缘”本身是一个很长情的项目,倡导长期的心灵陪伴与情感互动。因而,结成对子的志愿者和老人感情都非常深厚。第一社会福利院有一位老人已经104岁了,她的志愿者今年77岁,已经不再参加集体活动。昨天,听说老人身体不好,这位志愿者也特地赶了过来。“相处的时间一长,就有了一种家人的感觉,多了一分牵挂。”刘岩说,在“晚缘”项目中,不少志愿者是陪着老人一起慢慢变老。

根据“志愿北京”网站的统计,“晚缘”项目启动至今共有920位志愿者为老人服务。这些志愿者普遍年龄偏大,大部分是退休人员。相比之下,年轻面孔成了少数。

情况类似的还有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这个旨在为老人提供“心灵呵护”服务的义工组织在公益圈小有名气,其主力军也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义工肖桂红介绍,比起这些“老义工”,年轻义工参加活动的次数少,时间也不是很固定。

65岁的东城区居民范敏也在社区里组织了一支陪老人聊天的“话疗”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的成员都已退休,属于“低龄老人”。她说,年轻人没有时间,而且许多年轻人和老人聊不来,对老人的生活状态也不感兴趣,这让她时常会担心“后继无人”。她不得不给队员们鼓劲:再干几年志愿者,75岁再退休。

年轻志愿者的感悟

当然,“伴老”志愿者队伍中并非没有年轻人。刘岩介绍,“晚缘”志愿者中,有少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他们的加入,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24岁的张昀是一名会计,成为“晚缘”志愿者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和她结成对子的是酒仙桥乐居养老院一位76岁的老太太,通过一年多的相处,让她对老人有了新的认识。张昀还记得第一次服务老人时的情景,她扶着老人上楼,老人说了许多抱怨的话。这让她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但在接触几次之后,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就发生了变化。在两个人的相处中,张昀的角色更多时候是“倾听者”。张昀说,老人爱抱怨,但有一次,老人的抱怨刚开了头就突然“打住”。老人对她说:“咱们今天聊点开心的。”她觉得,是这种陪伴给老人带来了改变。

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张昀还担负起了为老人剪指甲的任务。原来,老人的指甲习惯剪得很短,而护工剪得又比较长,老人不太满意。老人问张昀介不介意为自己剪指甲,她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张昀每两周来一次,老人的指甲正好到了需要剪的长度。她说,听着奶奶的絮叨,给她剪着指甲,这样的时光特别美好。在此之前,张昀从来没有给别人剪过指甲,这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体验。

通过和老人的相处,张昀对自己家的老人也有了新的认识。张昀的奶奶有白内障,耳朵也背,她和奶奶说话时需要特别大声。有时,她也感到有些烦。参加工作后,一次,奶奶问她工作累不累,上班坐车是不是要用月票,让她突然意识到:老人和年轻人交流很有必要。“我对奶奶说,现在没有月票了,地铁线路都修到了顺义和通州,这让她很惊奇。”

张昀说,有时候她去养老院服务的时间间隔比较长,老人会主动提出来拥抱一下,她明白,老人一直在惦记着她。

来自大学校园的尝试

和传统的“伴老”志愿者队伍不同,科技助老组织“夕阳再晨”则要年轻得多。“夕阳再晨”的志愿者绝大多数是“90”后大学生,他们试图通过科技来拉近代际之间的距离。

“夕阳再晨”公益中心主管隋明哲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在他看来,老人基本上没有和年轻人交流的机会。“刚退休的活力老人还能在社区里面‘发挥余热’,能接触很多人。而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基本上就不出家门,‘与世隔绝’了。”他认为,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需要一个与下一代分享的机会。

隋明哲曾经采访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兵。在聆听老兵故事的时候,他深深感受到了震撼。“老人讲他是如何上前线的,车上覆盖着什么样的网布,车轮是多么的歪歪扭扭,这些细节老人记得都非常清楚。”他说,在家的时候,他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聊天并不多,像聊得这么深入的机会更是没有。他感叹,只有在做志愿者的时候,他才会静下心来,与老人做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隋明哲说,在志愿者招募上,最具吸引力的是大型赛会,因为大家主要抱着见世面的想法。其次是支教,因为这件事既能锻炼自己,又是一件有情怀的事情。而助老服务则排名靠后。他说,“90后”与老人交流往往是站在自己的价值观和角度,做助老志愿者需要学会耐得住性子,但是和老年人打交道这件事很有意义。

“夕阳再晨”开设的课程中有专门教老人如何制作电子相册、使用美图秀秀的课程,志愿者们发现,老人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于是志愿者特地设计了“人生回忆录”的课程,让来上课的老人带上自己的几张旧照片,由志愿者制作成视频、并配上文字,然后发给他们。

隋明哲说,在课堂上,老人们总是会和志愿者讲一些他们的人生经历。许多时候,一张旧照片就能勾起老人的回忆。有一次,他在一个社区上课时,有一对曾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的老夫妇也来听课。老两口拿来了许多老电影的剧照,讲了许多老电影幕后的故事,让年轻的志愿者们入了迷。

隋明哲希望通过这样的老少互动,能让志愿者认识到和老人打交道这件事很有意义。“我们希望大家多与老人交流。因为老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年轻人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到智慧,年轻人遇到的一些困惑,或许在老人那里早已有了答案。”(受访者供图)

 

 

来源:北京晚报 王琪鹏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