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春之祭》: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说起 以希特勒饮弹自尽结束

2018-10-19 17:28 编辑:TF016 来源:北京晚报

1933年1月的一个星期一,阿道夫·希特勒成为了德国总理,他承诺十年后的柏林会变成让人认不出的世界之都。果不其然,10年之后的1945年,柏林的样子真的让世人认不出——在二战中被轰炸得面目全非满目疮痍,直接昭示着德国的溃败。

作者:木也


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认为是人类现代化过程中危机的极端表现,但引发这个危机的原因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在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前,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显然,这次命运之手打开的是一只潘多拉的邪恶魔盒,而引发文明浩劫的种子,在许多年前就隐约可见。而这,就是这本《春之祭》试图探讨的内容。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全书的开头就是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前一年写起,可它的正文,却结束于希特勒饮弹自尽。在身为历史学教授的作者眼中,有一条深邃的逻辑链条贯穿始终:在某种程度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某种文化形态或思维方式的余波。

让我们从头说起。谁能想到,昭示一战、二战的隐线竟是如此细枝末节:1913年5月,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春之祭》在巴黎首演。喜欢古典音乐或芭蕾舞的人,看到“春之祭”这三个字,脸上就会露出别有深意的复杂表情。尽管《春之祭》在音乐史上的意义非凡,但对于听惯了莫扎特和巴赫的人们来说,这首乐曲的确堪称异类。

不妨听一下这部惊人的作品。它一反传统音乐的结构,以无调性的音乐,营造出极强的不和谐感,不少人听了都觉得心中升腾起莫名的躁动与不安。1977年,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曾携带一张铜制磁盘唱片飞向太空,唱片内包含了地球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及27首世界名曲,《春之祭》就在其中。某互联网音乐平台上,一位网友开玩笑说:给外星人听《春之祭》,他们不会焦虑吗?

外星人怎么看我们不得而知,《春之祭》在1913年的首演确乎引发了一场骚乱。正如书中所记述,除了对音乐不理解,当时的观众还充满了对编舞的不满,谩骂的,发出嘘声的,吹口哨的,不一而足。对于文艺界来说,《春之祭》的首演风波诚然是件大事,但对于以世界大战为主题的本书来说,一场舞剧何以成为全书的“题眼”?它正是蝴蝶效应中引发雪崩的一环。

《春之祭》无疑是个隐喻。它讲述了春天来临之际,年轻的少女在智慧老人的环绕下,为了唤醒春天一直跳舞,直到死亡。春天本寓意着生,年轻的少女却因此而死,人对大地的恐惧与崇拜同时迸发,充满着原始主义的气息。但是,就在一战前的文化背景中,这种“为生就死”的献祭复活了。

一战前,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在技术上突飞猛进,国家实力上却被英法两国压制,奋起直追的后来者和老牌的霸主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偏偏在德国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强力意志”的尼采和“总体艺术作品观”的瓦格纳,使德国人相信精神力和艺术的影响。一系列的精神幻象激发着德国的民族意识,勾勒着未来国家的美好前景,人们怀着无限激情向往一场战争,用以证明德意志的力量。

而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在现代化的征途上走得越发沉重,它们同样需要一场战争巩固自己的地位。当时的世界莫名地狂躁,人们竟然对战争充满乐观的向往,就像《春之祭》里的原始人对春天无限渴望。他们甚至主动报名参军,像是投身巨大的狂欢。

然而,那些乐观走上战场的人们没有想到,在《春之祭》的残酷寓言中,他们只是即将被剥夺生命的祭品。虽然一战的残酷浇灭了欧洲人的英雄主义之光,巨大的虚无主义取而代之,但对德国人来说,“力与美”、战争与艺术的纠缠深入骨髓,在希特勒的引导下,战争再一次变成了“艺术”,变成了浮士德精神中永不满足的内驱力,二战的到来也成为必然的结果。

这就是本书让人警醒的地方,吞噬千万人生命的世界大战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运动、国家行为,也是文化的爆发。固然,文化是政治经济社会的晴雨表,但它自身形成的强大精神力同样不可阻挡。文化来自社会,也终将指向社会,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恐怕也只是幻想的泡影。

思想的生长同样有自己的脉络,很多学者都曾追溯从叔本华到尼采、到一战的生命哲学,再延伸至二十世纪中叶,也就是法西斯主义前后的非理性哲学的流变。当然,这不是让尼采和瓦格纳为希特勒“背锅”,他们也只是、并且只能道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侧面,但是我们要反思,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文明浩劫,它的精神根源,是不是早已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深处。

思想的流变是一个既深邃也有趣的话题,稍微有点遗憾的是,本书作者对德国思想的分析,更多停留在社会文化历史分析的外围上,行文中又太过耽于冗长叙述。对《春之祭》首演当晚的描述极尽铺垫与渲染,一切都在音符开始之前,故作玄虚地描述和张扬着反差的气氛。而在叙述一战期间前线战士从斗志昂扬转变为虚无主义的过程,作者拿出了大量的书信、报章和记录证明,史料极为详实,但个别地方举例略显冗余。

作者身为历史学教授,详细地描摹出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文化景象。但愿那些如《春之祭》音乐般的躁动气氛,以及“为生就死”的战争献祭,永远只会停留在舞台之上。

(原标题:一支舞剧与世界大战的潘多拉魔盒)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6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