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鲜为人知的“评红运动” 如何看1954年俞平伯与龙榆生这封信

2018-10-27 10:41 编辑:TF016 来源:北京晚报

读一封信,在六十多年之后,风平浪静之后。

作者:李明新


俞平伯致龙榆生手札

这是一封在1954年那场“评红”运动中的信,两位通信者龙榆生与俞平伯都已驾鹤西行。在今人看来,信的内容很普通,加上抬头和署名共一百七十六个字。文字看似散淡疏离,细读却深情厚谊:

榆生吾兄先生赐鉴

昨奉手教欣荷无似,大驾若能来京工作,最所竚盼。圣兄归后,尚未得晤,晤时自必转达尊旨。弟研究红楼,其结论未必全谬,但确系旧的一套,所谓唯心观点。本意欲先恢复曹氏存本之真相,然后徐图批判,却忘了面对人民,配合政治,以致引起轩然大波,良非始料所及,顷已得初步反省。吾兄引昔人词相慰,厚意心铭。立言大难,诚知言也。近况初安,校勘工作仍可进行,将来如何发布,再须斟酌。

知望附闻,勿复。候大安。

落款处为:弟俞平伯 时间为(1954年)十一月十一日。

俞平伯是一位博学而多能的现代文学大师,从事文学活动的时间长达七十年之久,文学成就跨越创作与研究两大领域,有多方面的建树和贡献。但是俞平伯本人从来没有以“红学”自居,更没有以“红学”自囿。“红学”仅仅是他学术成就的一个方面,但他却因“研红”而成为风口浪尖上的“闻人”。

此信一上来就用了个韩愈《答魏博田仆射书》中的典故:“谬承知遇,欣荷实深,伏望照察。”俞先生在“欣荷”后,又缀以“无似”,道出了这种“欣荷”对心灵无法形容的慰籍。

而在“欣荷”背后,却是心灵的苦痛。俞平伯坦言自己的初衷,以及在政治氛围里做学问立言所带来的始料不及的后果。在这封私密的信件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学人的不解、困惑和惶恐无奈。“批判”一词,原意为“批评”,是文学研究、评论、评说的意思,并非是俞先生真的要做现代意义上的“批判”,在惶恐中,他依然有自己的坚守。

龙榆生先生是诗词大家,早在1933年创办《诗词季刊》之前就与俞平伯相识,学识的高深与人生的坎坷,让他们灵犀相通。龙榆生用了昔人哪首词劝慰苦难中的老友不详,但俞平伯“秒懂”了。

可惜我们今天不能见到龙榆生先生写给俞平伯的信了,在风云激荡之时,给处在漩涡中、风口浪尖上的人写一封安慰的信,不能仅仅用友谊和信任来形容,更是知识分子风骨的体现,这封信让我们看到老一代先生们在患难中的真诚与相互精神上的扶持。

虽然后来俞平伯的学术观点有了“更新”,但一直在学术的路上,并未因为政治而“改道”。俞平伯晚年对自己的学术生涯持一种既超脱又客观的反省态度。1986年发表的《旧时月色》一文之末他慨叹曰:“往事如尘,回头一看,真有点像‘旧时月色’了”。 在纪念他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他又说:“如能把距离放远些,或从另一角度来看,则可避免许多烟雾,而《红楼梦》的真相亦可以稍稍澄清了。”他说这个话的时候,他的老友龙榆生已经离世二十年了;我们今天再读这话,已经相隔三十年了,而那封六十多年前的信,已经距离“够远了”吧,我们也许只记住了两颗干净的心。

虽然读了这封信,我们真的读懂了吗?

(原标题:六十多年前的信)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6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