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给不同疾病“画像” 人类抗癌之路还有多远?

2018-11-04 10:06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央视主持人李咏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后去世,年仅50岁。这条消息让人难过和震惊。在缅怀故人的同时,不禁令人思考癌症这个可怕的疾病。

 蔡文清


资料图 摄:程宁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李咏妻子哈文去年8月就曾发过一条微博:“艾滋病疫苗都有了,癌症疫苗还远吗? 加油吧科学家们。”

事实上,全球的科学家一直在加紧进行癌症科研攻关。在刚刚结束的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30多个国家科技工作者齐聚中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共同致力于生命科学前沿科技的探讨,而“人类距治愈癌症等绝症还有多远”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耶鲁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免疫学部主任陈列平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疾病预防、诊治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手段。免疫治疗新疗法有望治疗更多肿瘤。

免疫疗法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手段,免疫抑制剂和细胞免疫疗法是当前免疫疗法研究热点。新一代的免疫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最引人瞩目。陈列平说,与过去的免疫治疗相比,新一代的抗体治疗的毒性较低。毒性低对临床非常有利,是直接推动广谱应用的原因。另外在原理上也有所突破,过去是通过大量增加免疫反应治疗肿瘤,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量增加免疫反应会造成毒性,对机体造成损伤。新一代的抗体治疗则不一样,它已经消除增加免疫反应产生的负面效果。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审批六种新一代抗体治疗药物,用于治疗十几种癌症,未来两三年会增加到二十几种癌症。

在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的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重大成果展示区,有一项引人瞩目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这一计划由我国领衔主导,美、英、法等17个国家顶尖科学家团队参与。

提到蛋白质组计划,得先从人类基因组谈起。2003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成为生命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时任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执委、中科院院士贺福初解释说,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关系,好比词典与文章、元素表与化工厂的关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想要解密基因组,必须先系统认识蛋白质组。作为开发疾病预防诊治药物和技术的直接靶体库,人类蛋白质组已成国际生物科技研发的战略制高点。

由美国牵头的人类肿瘤基因组计划(TCGA),在过去十几年里已经描绘了数十种肿瘤的基因组变异图谱,绘制了癌症的基因组“地形图”,为人们理解癌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催生了美国的“精准医疗计划”和“癌症登月计划”。

在我国,肝炎病毒携带者数目庞大,每年死于与此相关的癌症的不在少数,一年此类病症的医疗费用逾千亿元。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由我国牵头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被优先启动,也与此有关。这一计划的目标就是通过对肝脏蛋白质全景式、高通量和规模化的研究,解析肝脏蛋白质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功能意义,发现一批肝脏疾病的新型诊断标志物、药物作用靶标和创新药物。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姜颖,是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研究团队的核心人物。她说,在对126例肝癌及配对癌旁组织样本的蛋白质组数据产出后发现,目前临床上认为的早期肝癌患者,其蛋白质组构成有很大不同,可以据此分成三种不同的蛋白质组亚型,而不同亚型的患者,术后应该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而早期肝癌病人在进行手术切除后,约30%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系数非常大,蛋白质组数据会为病人提供相应的候选靶向治疗方案。

“以前仅能鉴定六千多个蛋白质,现在可以鉴定到肝脏中一万多种蛋白质。而且已经有能力开展大规模、微量临床样本的蛋白质组鉴定,与精准医疗的联系也越发紧密。”

胃癌也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在全球肿瘤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几个月前就已经展示了我国学者开展的弥漫型胃癌蛋白质组研究成果。新的研究成果显示,蛋白质可以为临床科学提供重要而全面的信息,有可能成为未来对胃癌患者开展精准医疗的直接依据。这也标志着 “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攻克了第一座以蛋白质组分型为主要参照标准的精准医学“城池”,同样预示着“蛋白质组驱动的精准医学时代”即将到来。

其实,早在从2014年,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主任秦钧就带领团队,联合北京肿瘤医院沈琳团队,开始了大规模胃癌样品分析,给弥漫型胃癌“画像”。他们从2451例胃癌样品中筛选出满足研究要求的癌和配对的癌旁组织样本。通过对样品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到11340个不同的基因产物,覆盖了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所有可能表达的蛋白,以确定弥漫型胃癌究竟为3种分子亚型中的哪一种,从而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院士说,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就是要给正常生理和不同疾病“画像”,能够精准地识别出健康与疾病。这个计划将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全面揭示肝癌、肺癌、白血病、肾病等十大疾病所涉及的主要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了解疾病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组的主要异常改变,进而研制诊断试剂、筛选药物;第二阶段,争取覆盖中国人的其他常见疾病,提升中国人群疾病的防治水平;第三阶段,实现人类更多疾病的覆盖。

(原标题:给疾病“画像” 能不能打败病魔)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