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自画像传言非虚?无美颜时代画家“自拍”占便宜

2018-11-06 11:00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自拍早就成了现代人社交媒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自拍既是现代人向世界介绍自己的窗口,也是人们记录自己生活的重要工具。但是在没有手机甚至是相机的时代,人们如何展示自己、记录容貌呢——在相机发明之前,想要记录自己容貌的人往往请画家来为自己画一幅肖像。作为生产者,画家想要记录自己的容貌就方便很多,他们大多一手拿着画笔,在自己的身边一侧摆上画架,另一侧就是一面大镜子。

冯晨清 制图

一些画家在画自画像时,不走寻常路,不但不开“美颜效果”,还要把自己刻意画得老一些、再老一些,而有的则完全相反,力求把自己画得年轻再年轻。有的画家则经常给自己画像,记录了自己一生的容貌——画家的“自拍”里面,其实藏着画家的观念和故事。

1.将自己形象融入画作

坊间有这样一些说法:有科学家在电脑上将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蒙娜丽莎》与《达·芬奇自画像》相重叠,发现二者的眼睛,发际线与鼻子等轮廓竟然能够完全重合;还有科学家发现,多光谱扫描下的《蒙娜丽莎》有两张脸。在蒙娜丽莎笑容的背后还隐藏着第二张脸:这幅作品曾经画了两层,底下那张脸只能在光学仪器下看见,而且很像《达·芬奇自画像》。尽管大多数的人认为,达·芬奇《蒙娜丽莎》原型是佛罗伦萨商人弗伦奇科斯·焦孔多的妻子,她的名字叫丽莎·迪·格拉尔弟尼。但科学家的这些发现这似乎都指向了一种可能:《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的自画像。

世人比较熟悉的达·芬奇形象基本上来自于达·芬奇著名的《自画像》,故而人们对达·芬奇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一个哲学家般的睿智长者。细看自画像,很容易被他深邃而充满智慧的目光所吸引,从而感叹这位巨匠在晚年的思考力。观者往往还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他在艺术、医学、建筑、地理、数学、军事等诸多的研究和贡献。画面中稀疏的头发、三层深嵌在皮肉里的抬头纹,甚至是深陷的眼窝,似乎都在佐证这些。而画中干瘪的脸颊、嘴唇更为达·芬奇添上了苍老的感觉。

达芬奇自画像

可据文献研究显示,这幅《自画像》的创作时间大抵在达·芬奇在60岁时,并没有画面上显示的那么老。何况达·芬奇年轻时,可是意大利佛罗伦萨闻名遐迩的美男子。他的老师韦罗基奥雕塑的那俊美非凡的青铜大卫像据说就是以年轻的达·芬奇为模特。

达芬奇为什么在画中看起来那么老呢?一方面是因为达·芬奇本身就要比同龄人显得大一些,更是因为他可能想让自己在画中显得更睿智。

达·芬奇这衰老的样子,不知道与他的身世是否有关系。达·芬奇的童年经历一直是历史“疑案”。达·芬奇有一位很有社会威望的父亲,是佛罗伦萨的法律公证员,在文艺复兴开始往后约五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份职业都算得上是最好。达·芬奇有这样一位法律公证员父亲是非常光荣的,并因此十分富有。

达·芬奇还有一位美丽动人的母亲,是全镇数得出来的美人,名叫卡泰丽娜。达·芬奇是他们的私生子。因此达·芬奇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姓,他的全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的意思是:“芬奇镇梅瑟·皮耶罗之子——列奥纳多”。五岁前,达·芬奇和母亲一起居住在芬奇的村镇,过着单亲生活。五岁以后才有机会跟父亲生活,却也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这在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该是什么样的世态炎凉。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给达·芬奇拉扯出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促进了一个天才的诞生。

达·芬奇这衰老的样子,也许与他小小年纪就开始接触解剖,使他早熟有关。15岁的年纪,就算胆子大,但要亲手解剖人体局部还是件会让人精神上备受压力。可是达·芬奇扛住了人类本性中的恐惧,成为一位解剖专家。达·芬奇画了许多人体内部结构图形:他是第一个画出子宫胎儿的人,同时也是第一个画出腹腔中阑尾的人。

在没有人体透视及扫描仪的时代,达·芬奇通过解剖和写生填补了脑部多角度截面图的空白。达·芬奇的心脏素描图,还激发一位英国心脏外科医师,发明了一种心脏治疗方法。但达·芬奇的解剖学图录在当时是有违宗教信仰的,故而难以出版,使得达芬奇一直为这些作品没办法影响更多的人而发愁——直到他去世161年以后,这些解剖学图录才得以出版。

达·芬奇这衰老的样子,还可能与他画画非得讲究科学原理有关,他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画作《最后的晚餐》运用了严格的透视法,画起来难度非常大,达·芬奇绞尽脑汁,连续用了三年时间才创作完。画面中透视的灭点(透视线聚集到画面中间的那一点)正好消失在耶稣的头后,建筑中的透视线共同为耶稣营造了一个他是宇宙中心的幻觉效果。

《最后的晚餐》描绘的是耶稣赴死前与十二使徒和门徒共进晚餐的场景。画面中的人物刻画精细入微,是所有同题材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正是这幅珍贵的作品让达·芬奇愁得多了一条皱纹。相传达·芬奇在一个教堂里,找到一个唱诗班的成员,来当《最后的晚餐》中耶稣的模特。画好耶稣后,达·芬奇却迟迟找不到犹大的模特。直到三年后,达·芬奇在一个贫民窟酒吧,遇见一个喝得醉醺醺的男子。达·芬奇一看,这就是他要的犹大形象!传说当达·芬奇按照醉汉的模样画好犹大后,醉汉指着耶稣说,当年你不是让我当模特画耶稣吗?达·芬奇这才恍然大悟,三年前的教堂唱诗班的成员,如今已沦落为贫民窟的醉汉了!所以,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和犹大才有着几分相似。

2.通过自画像彰显内在特质

像达芬奇这样喜欢在自画像中彰显自己的内在特质,而非表面相貌的画家也不在少数。同时期的德国画家丢勒比达芬奇小19岁,他的《皮装自画像》中,抬头纹、大眼袋、松弛的面部肌肉、丛生的胡子,还搭配了稳重内敛的造型,看这面相总让人觉得至少有个35岁,但实际上他绘制《自画像》时,才28岁不到。

伦勃朗不同时期的自画像 1628年(左) 1640年(右)

丢勒《皮装自画像》用两个关键词可以概括构图的最大特征:三角形、光线。画面中的丢勒,手端在胸前,手臂与头不偏不倚地呈三角形稳定构图。头发的外轮廓又形成了一个小的三角形构图,呼应着整个半身像的三角形。在这幅画的背景中,丢勒舍去了所有环境中的东西,只剩下黑色的底色,以突出自己在光线下的形象。在光线下的每一部分都细致地描绘,以钻研物体在光线中被突出的立体感。

1659年

画中对光线的钻研与探索过于偏执,能让观者感觉到头发的立体感极为强烈,他那长长的卷发被一绺一绺地披散在头部四周,显然,他在注意每一绺头发的空间位置,它的厚度与它的亮面。这幅自画像就像是被丢勒当成了一个科学实验,力求精准。这种探索是时代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不少艺术家都从科学角度探寻绘画的新领域,丢勒也曾模仿达·芬奇探索人体的奥秘。

丢勒自画像

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衣着时髦精致的男人,一位富有魅力的年轻艺术家,而不是像他父亲那样,只是纽伦堡的普通金银匠。但这幅作品,让丢勒一下子把自己放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因为丢勒在画面中直接面对所有的观者,在画面上建立起了中心垂直轴线。并暗黑色的背景上写着:“我,来自纽伦的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以此方式,在28岁时用持久的颜料画完。”

之所以引起巨大争议,是因为在那个时代的完全正面的肖像画,普遍都是用来诠释上帝耶稣的。之前的肖像或者艺术家自画像通常是3/4侧面,丢勒的右手还比划出耶稣祈祷的样子。这幅画被当时的人称为“有史以来唯一最嚣张,令人讨厌但却非常华丽的自画像”。因此,丢勒这幅《皮装自画像》招来了很多不满,并认为这是丢勒自恋的极端表现。

事实上,尽管有许多人诟病,但是仍然有人支持丢勒这么做,这群人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者”,他们重视“自我”,他们不但开始在周围人身上寻找和发现革新,也开始从自己的个性出发进行分析、观察和思考。丢勒在这个时间点画出的这幅自画像,是自画像史上第一次“人”的正面构图。暗示着他不仅是该画画面的主导者,也暗示他在艺术上拥有神一般的创造能力。《皮装自画像》目前收藏于德国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这幅自画像背后的精神含义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丢勒不仅以自己的面相出现在画作中,他的名字后来也出现在其版画《亚当与夏娃》中。画上伊甸园中的亚当手中举着一块挂在橄榄枝上的木牌,上面写着“阿尔布列希特·丢勒制作”。

这就像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中的做法,在这幅叫做《创世纪》的画中,米开朗琪罗把造物主的形象画得很接近自己的面貌。相传当米开朗基罗接到这个订单的时候,他本人是拒绝的。原因是,这组天顶画太大了,总共要画18米,以《创世纪》为主线,包含了九个主题。要真仰着头画完全部,势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创作周期也是极长的。米开朗基罗这么一算就把这单生意推了,但西斯廷教堂教皇亲自来请求了好多次,每次都很诚恳,米开朗基罗推辞不开,只能接下了。

这一画就花了四年零五个月,每天都弯腰调颜料,又仰头画天顶。事实证明米开朗基罗的预感是对的,画完这幅画五年多过去了,他的腰一直都无法直起来。米开朗基罗作为文艺复兴斗士,他在心里是反天主教的,却创作了一幅宣扬天主教教义的天顶画,于是米开朗基罗就在绘画中玩起了小心机,上帝的形象画得接近自己,一方面是为了有明白的参照物,让上帝呈现得更加生动。但究其根本,米开朗基罗是为了让神具有人性化,让艺术家(自己)具有神一般的创造能力。

3.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

在作品中同样具有精神开创性的艺术家里,不得不提被称为“叛逆绘画大师”的法国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在其作品《失望的人自画像》中就能感受到画家的“不走寻常路”。画中的他双手扶头,手指插在头发里,眉头微皱。一束来自斜上方的光线狠狠照亮他的脑门,瞪大的双眼在光线的暗部依然显得明亮,哪怕在眼白处画家都没有使用纯白色。画家的鼻梁在光线下显得尤其高挺,瞪大双眼,微张的双唇在绯红脸颊的映衬下,仿佛在吐露着酒气。脖子上的肌肉拉成突出地一条斜线,在衣领中的暗部显得尤为突出。

创作这幅画时库尔贝才二十多岁,他在画面中的失望和惊恐可能是来自于对主流画风的不理解。20岁时,父亲送库尔贝去巴黎学法律,但他却立志做一名画家,于是便在皇家美术学院和贝桑松美术学院学习。在学习阶段他就不喜欢老师们的画风,既不赞同古典主义的陈腐,也不喜欢浪漫主义的幻想。他倡导艺术的真实,表现自己亲眼所见的人和事物。曾经有人请他画天使,被他一口回绝,他说:“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见过他们。”这个画家的自画像,就像是拿起一部相机,定格了某一时间的自己。

1855年,库尔贝36岁了,法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库尔贝带了描绘现实中普通人和事的作品《奥尔南的葬礼》和《画室》参展,但是因为他的画与当时的主旋律背道而驰,画面既不高雅,又不端庄,描绘的还是普通人而被拒绝。他一气之下在世博会旁搭了个棚子,以个人名义举行了一次对抗性的个人展览,门口的牌子上写着“现实主义,库尔贝,他的40件作品展览”,成为对官方美术界的一次公开挑战,这轰动了法国美术界,库尔贝也因此名声大噪。“现实主义”一词从此被文学界和艺术界所采用。库尔贝的自画像一如他潇洒叛逆的性格一样,给观众一种不同凡响的感觉。不中规中矩画自画像的典型还有巴勃罗·毕加索 、文森特·威廉·梵·高,他们画面中画的都不是帅气的自己,而是心情或对社会的反思。

关于自画像,画家们各有千秋,但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荷兰画家伦勃朗,一辈子留下来的作品有600幅之多,中有90多幅都是自画像,它们中60幅是油画,20幅是铜版画,10幅是素描自画像。占了作品总量的近六分之一,其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所有油画家中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这些自画像,记录了画家自己从青年到衰年的容貌,夸张一点说这个巨大的数量,比妈妈们每年给孩子拍一次写真集还频繁。

他的自画像不仅数量多,艺术质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尤其在他的后半生,现实生活的磨砺使他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在60年代前后,他的自画像有鲜明的个性表现了。画家很注意脸部的内在气质,观者可以从中发现一种潜在内心语言。

还有一些画家在创作自画像时往往都会给自己“磨皮美颜”,例如17世纪欧洲画家鲁本斯(代表作《抢劫吕普斯的女儿》)的自画像体现了他一贯善于表达肌肤清透水润的画风,让画中的自己年轻了许多:画中的他肌肤细腻,五官挺拔,轻扭天鹅颈,看着正在看画的观众。同样在自画像中将自己画得“鲜嫩”的画家还有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性情平和文雅的画家,在其自画像作品中则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不论中西,美丑,不管是全才达芬奇还是割掉了一只耳朵的梵高都喜欢画自画像。不同时期的艺术家们,都有自己强烈的美学思考和表达方式。看他们的自画像,就像在体会他们如何认真观察自己,如何剖析自己的外貌和内心,如何记录自己当下的状态。看他们在自画像中究竟要使用“美颜”,还是要完全写实?是想表现自己的外在,还是想表达自己的内心?或者他的自画像压根不像自己,只是想别出心裁地玩一场游戏,这些艺术家,都通过画作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原标题:画家的“自拍”)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