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公道

进博会如火如荼:台商称“没有邀请函也要来” 蔡英文意下如何?

2018-11-06 16:15 编辑:TF008 来源:长安观察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上海进行得如火如荼。走进中国广阔的市场,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来自130多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超过15万买家,将展会气氛推向高潮。在这其中,有一个声音显得辛酸又坚定——“没有邀请函也要来!”

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资料图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这场以“开放”为主题的盛会中,尽管台资企业也有上百家参展,但其实台湾方面并未收到任何官方邀请。这些台商大多是通过大陆各地的台办、台协安排进入的。也正因如此,“不强调台企台厂”,而是零星分布在各个展区。

何以如此尴尬?原因众所周知。因为蔡英文当局的一意孤行,执意在“台独”的道路上狂奔,两岸关系包括经贸关系近段时间持续趋冷,并一度跌到冰点。但即便如此,蔡英文依然熟视无睹,且屡屡剑走偏锋,以期营造出“离开大陆,民进党也能把经济搞好”的错觉。

至于结果嘛,抛出“新南向政策”,结果“南向”成“难向”;满世界“割肉撒钱”,结果“邦交国”还是排着队断交;大搞“前瞻计划”,6场公听会却不对民间团体开放,变成了民进党的“私活儿”,引得民怨四起。

事实上,台湾一直是两岸贸易赢家,每年都从大陆获取金额可观的贸易顺差,是助力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活水。据悉,两岸经贸关系恢复和发展几十年来,大陆累计已有438家非金融企业赴台设立公司或代表机构,投资金额近22.35亿美元,为岛内创造了1.6万个就业岗位。两岸贸易额从1978年的0.46亿美元,也发展到2016年的将近1800亿美元。但这两年呢?就拿此次进博会为例,总共有3000多家企业参展,台湾仅有百余家,其中的分量几何,一眼便可得知。

台当局自设的政治藩篱和人为阻扰,让整个台湾经济跟着付出了巨大代价。因为“台独”分子的行径,陆客前往台湾的热情本就骤减,许多大宗采购也由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停滞而取消,而民进党还频频在两岸服贸、货贸方面卡关,更对台湾经济产生重创。根据台“经济部”发布的最新外销接单统计显示,今年9月份来自大陆(含香港)订单金额年增率,只有1.3%,是26个月以来的最低位,近于零增长。

但正如“没有邀请函也要来”,统一乃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绝非几个跳梁小丑所能阻挡。“一旦在大陆获取市场先机,你就已经拿到1∕3的天下,”此次参展台商中展位面积最大台企的负责人这句话,简单而直接。

今年6月份,台陆委会下发公文到全台所有大专院校,明文要求公私立大学专任教师,未经许可不得参与大陆开放的各项国家基金及研发计划,以及台湾现职公私立专任教师,不得应聘赴大陆任教。但“越限制越想去,蔡当局留不住台湾人才的心,也留不住人”,一边是大陆这边的资源、平台和诚意,一边是台当局的蛮横、封闭,大家自然而然知道如何“用脚投票”。

9月,大陆推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民进党当局千方百计进行阻挠,甚至威胁台湾民众一旦申领将不能担任岛内重要公职,还不惜危言耸听——“台湾民众一旦持有居住证,未来将被要求就全球所得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毕竟谁也不是吓大的,据央视消息,截至北京时间9月3日下午5时,仅仅三天时间,已有9983名台湾民众申请。

……

种种选择,或可视为岛内主流民意的清晰表达:台湾当局违背统一的大趋势,无视民众的真实利益,再怎么折腾、再怎么矫饰,都阻止不了台湾企业向大陆靠拢的脚步,也永远无法得到台湾民众的认同。

此刻台湾岛内选战正酣,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痛心疾首呼吁“民进党这几年拼政治,却害死台湾,所以台湾人要用选票选择,我们要拼经济,不再拼政治”。诚然,要拼就拼经济,但这一切都要建筑在什么之上,不知岛内的政客们是否看得明白,又能不能拿出真正的担当?

 

来源:长安观察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