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北京首次“抢险”土长城!看似没啥变化工艺大有学问

2018-11-12 20:40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土边长城作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经文物部门批准,今年本市首次对延庆地段的土边长城进行抢救性修缮。今日,记者从延庆文物所获悉,于今年4月底动工的岔道城长城1号至6号烽火台及边墙抢险加固工程上周末已全部完工。

【考古仨月,摸清遗址边线】

记者了解到,岔道土边长城属延庆长城体系中的南山路边垣,为外长城。1号至6号烽火台分布于岔道城北侧和东侧,总长205米,对整个城形成半包围之势。现存烽火台以夯土夯筑或石头堆砌而成,残高多在4米至6米,边长约10米,部分敌台仅存台基,而边墙现存高度一般为0.5米至4米。

延庆文物所工作人员时丽霞介绍,本次修缮工程的难点在于前期的考古勘探工作。“长城修缮前,需要找到边界。由于岔道城长城修缮段落坐落在山口附近,且距离周边村落较近,它的外观不仅受风沙、洪水等自然因素损坏严重,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为踩踏的情况。因此,墙体塌陷,面临之消失殆尽的危险。”

该段长城坍塌的石头、土块堆积,杂草灌木大量生长,严重影响到了实际勘测和探查及定位,对此,在正式施工清理之前,延庆区文委邀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专家对这段长城进行了考古勘探,勘探采用局部开挖和挖探沟的方法结合进行,考古工作接续进行了3个多月,对6个烽火台和部分墙体进行了清理,以摸清原遗址外围边线及范围,为后续抢险保护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免去工程对长城造成的扰动和伤害。

【“最小干预”,旨在防止恶化】

目前,长城岔道城1号至6号烽火台及边墙的抢险加固工程已完工。时丽霞告诉记者,由于这段长城材质特殊,在全市范围内只有延庆地区存在土质长城,所以文物部门对它的保护非常谨慎。本着“最小干预”原则,本次抢险旨在消除危害,防止病害继续恶化。“我们没有补配材料,也没有重新‘塑形’,保持了它清理后的原貌。”

对于墙体裂缝宽度小于30毫米的采用改性黄泥浆封堵加固,大于30毫米的裂缝采用灌浆法加固,对不稳定块体采用锚杆加固,而那些坍塌或掏蚀空洞则使用土坯补砌或支护处理。坍塌特别严重、形成陇状的墙体,则先对杂草和浮土进行清理,再培土。

“土边长城的修筑工艺相对于砖石长城来说规格较低,基本上是就地取材。其边墙主要采用土、沙和石子夯筑而成,敌台则采用的是内部夯土外部包砖、包石的修筑工艺,其中在用料方面还根据延庆地区的气候情况添加了沙石等材质,以增加强度。”

【米浆“封护”,防止雨水下渗】

此外,修缮完毕之后,工作人员还在长城表面喷洒了一层改性黄泥糯米浆来作为封护材料,达到保护和防水作用。“我们做了喷水模拟下雨的实验,保证‘雨水’不会聚积下渗。”未来,还将在长城上自然栽植一些低矮植被以保持水土。

时丽霞告诉记者,由于该段长城一直处于“自然开放状态”,为了防止行人和周边居民的踩踏,文物部门在长城两边用松木原木钉上了隔离用的木桩,在上面围起了麻绳,以起到拦挡行人的作用,并设置了许多保护长城的标示。“我们还将在长城旁边修出一条登山小步道,方便群众上山。”

而修缮范围内的土质烽火台及边墙将则将作为展示原土边长城形制之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乐琪 延庆文物所供图

编辑:TF01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