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爱因斯坦给罗斯福,朱自清给亡妻,写而未达的书信留有哪些遗憾?

2018-11-17 10:42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1939年爱因斯坦在得到德国人正进行原子弹研制的消息后,写信给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美国应尽早开展原子弹研究。罗斯福收到信件后不久即下令启动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等美国成功制造出了原子弹,爱因斯坦又得知德国人并没有能力研制成功,因为深知原子弹的破坏力,1945年4月,爱因斯坦再次给总统写信,希望美国不要使用原子弹。怎料罗斯福在当月因病骤亡,爱因斯坦的信函写而未达。同年8月,接任总统杜鲁门下令向日本广岛投放第一颗原子弹。

庞立群


资料图 宋溪 制图

爱因斯坦的信函写而未达,给我们留下了一定的猜度空间:以罗斯福总统的开明、爱因斯坦的影响力,加之当时德、意、日“轴心国”的败势已定,倘若爱因斯坦的信函顺利寄达,能否改变美国的原子弹投掷计划?

西方人曾把书信写作称为“最温柔的艺术”,其亲切、细腻仅次于日记。某些书信的写而未达,实在遗憾,却也留下了感人至深的真情力量。

一代学人朱自清与发妻武钟谦在1917年结婚,1929年11月,武钟谦病逝于扬州。虽然两人的姻缘属于旧式包办婚姻,但武氏的勤俭持家、含辛茹苦让朱自清始终无法忘怀。武氏去世三年后的那个秋天,朱自清心中积压已久的思念终于喷涌而出,遂落笔为信,冠名《给亡妇》,抒发心中块垒。

今日读《给亡妇》,虽已年代久远,却依然真情可诵。作家叶兆言说朱自清先生写的《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传阅一时,不过他更喜欢朱自清的日记、书信,因为这类文字不为发表而作,从中可以读到更真实的东西。

如果说朱自清的《给亡妇》纯属是表达私人情感的话,那么台湾诗人余光中给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信则有更多现实意义。

1967年11月,余光中写信给莎翁,就邀请他来台湾讲学事宜进行沟通;余光中与莎翁生活的年代相距三百多年,信函断然无法实现跨时空寄达。其实,余光中写这封信只是作了回有趣的假设:莎翁是享誉世界的剧作家,可就连这样的学者欲前往台湾讲学,也会遭遇各种阻挠。问题在哪儿?“唯学历论”,因为莎翁只有中学学历。余光中的信写得亦庄亦谐且针砭时弊,捧腹之余,令人回味。

梁实秋说:“早起最快意的一件事,莫过于在案上发现一大堆信——平、快、挂,七长八短的一大堆……最难堪的是遥望绿衣人来,总是过门不入……”信函盛行的年代,无疑也是信函精致的年代。然而,终有一些书信写而未达,即使相隔岁月的长河,依然在时光深处熠熠发光。

(原标题:写而未达的书信)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