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阎崇年84岁出新论,《森林帝国》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清史

2018-12-03 23:04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日报副刊

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以讲述大故宫而家喻户晓。这些年,老爷子却四处奔波考察,更以80岁高龄亲上拉萨;埋头于古书文献,重读新旧唐书、金史、辽史,以及日本朝鲜的文献著作,只为探究一个问题——赫图阿拉之问。这道历史难题,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都曾经问过。

今年是阎崇年的本命年。他的新著《森林帝国》由三联书店出版。书中,他不但走出了故宫和赫图阿拉村,更跳出清王朝三百年的兴衰,以世界的眼光、历史的眼光给出了全新的答案。

不识历史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阎崇年

我最近出了一本新书《森林帝国》。这是一本学术书,但很好读。部头不大,十几万字。全书围绕着自清朝定都北京三百多年以来,学界、政界、军界人士等不断提出的两个“历史之问”:

(1)清何以“以少胜多”?

(2)清何以“以小治大”?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在书中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在中国从秦始皇到宣统帝两千年的皇朝时代,中华文明是由五种文化形态,即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和沿海暨岛屿海洋文化所组成。

我们常说:北京自元明清以来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京这个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既是上述农耕、草原、森林、高原、海洋五种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今汉、满、蒙、回、维、藏等56个民族文化的中心。这样为北京文化史定位,既是客观的、历史的,也是实际的、科学的。

帝制时代,特别是清朝执政者,起于森林,长于骑射,缺乏海洋文化基因,不重视海洋文化。海上防御薄弱,结果英国挑起鸦片战争从海上打来,英法联军从海上打来,甲午战争从海上打来,八国联军从海上打来,日军侵华还是从海上打来。海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短板,吃了大亏。

苏轼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回答上述两个“历史之问”时,要有大文化视野:横向(空间)——从地球北半球冻土带南森林带看北欧、北美、北亚,从北亚森林带看中国东北森林文化;纵向(时间)——从商周以来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演进轨迹看满洲兴起,从三千年肃慎族系发展看清朝三百年历史。

在《森林帝国》书中,总结清朝296年历史的一条重要经验与教训:

其经验,清朝力行文化统合。清入关前,已经统合女真各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各部,创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建立巩固而强大的基地,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比中原农耕文化核心地区还要大一些,实现了“以少胜多”。

清入关后,打败南明“四王”和李自成、张献忠余部。此期,明朝泰昌帝登基一月而死,天启帝在位七年、瞎折腾而死,崇祯帝也是刚愎自用、用人不当、自缢而死。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前期)三帝一百多年,尽力对中华文明五种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实现文化统合,特别是满、蒙、疆、藏、台完全归入清朝版图,盛清时疆域达到1400万平方公里。这是汉、唐、宋、明所没有过的。实现了“以小治大”。其中,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像鼎之三足,成为清朝政权的支柱。

其教训,如同辽朝契丹没有处理好同女真的关系,不敢放手南进,始终是半壁江山,最后被金朝所灭;金朝女真没有处理好同蒙古的关系,未能过江南进,也始终是半壁江山,最后被蒙古所建元朝取代;同样,清朝满洲没有处理好同汉官、汉儒、汉人的关系,最终被孙中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的辛亥革命所推翻。

从《森林帝国》中能读到历史的镜鉴。

《森林帝国》:

历史之问与崇年之答

周远廉

历史之问

长久以来,学界、政界、军界人士,一直饶有兴趣地关注着“明亡清兴”这个“历史之问”。一个偏僻山区人少兵少的女真小部酋长,竟能屡败强敌,成为辖地数千里的金国之君,其孙更能成为天朝大皇帝,取明代之。需知,入主中原,面临难以逾越的重重险关,清本身又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根本性的致命缺陷,那就是人丁太少。

《满文老档》记录了长期在蒙古、女真地区流行的一句古话:“八十万尼堪(明),四十万蒙古,三万诸申(女真)”。它准确地、形象地表述了明王朝强大、蒙古强大、女真人丁太少太弱。

具体来说,万历六年(1578年),明有10621436户、60692856口。顺治元年(1644年),清有八旗满洲309个整佐领和18个半分佐领,一个整佐领有200男丁,约有6.4万丁,仅为明男丁的两百分之一。

顺治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统领满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汉军、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入关伐明,总兵数为10万余名,其中满兵为4.3万余名。他们面对的是:大顺农民军100万,大西农民军60万,南明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政权兵士一二百万,以及分散各州县的多股抗清武装。多尔衮率军,三年之内,打败上述军队,基本上统一中原,六龄幼主福临君临天下。这是极难办到之事。

接下来的事更难办。顺治八年,全国有民丁10633326;十一年,14057205;十四年,18611996。同时,因连年征战,满洲男丁不增反减——顺治五年,八旗满洲男丁只有55330,比四年前少了15%;十一年,更减为49660,仅为全国1400万民丁的两百八十分之一;十四年,满洲男丁为49695丁,仅为全国1861万民丁的三百六十分之一。如果全国以汉族为主的各族民丁一起反叛,哪怕满洲男丁尽皆当兵,也只有5万名兵士,每个州县只能分到38名满兵,能打败该州县平均1.4万名民丁吗?5万满兵能打败全国1861万民兵,能统治住1861万民丁吗?太难,太难。

可是,清办到了,既能打天下,又能长期坐天下,这该如何解释呢?这就是几百年来军、政、学界人士要问的“历史之问”。

崇年之答

多年以来,不少学者探讨“明亡清兴”这个历史之问,答案众多,见仁见智,各有所据。最近,阎崇年教授写的《森林帝国》认为,明亡清兴的根本因素是“森林文化”。

《森林帝国》有十章。

第一章是引言,讲写此书的原因是要解答上述“历史之问”,以及研究思路和本书意义。

第二章“中华文化地图”,第三章“森林文化素描”,主要讲古代中华文化,包括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沿海暨岛屿海洋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辽阔区域的族群居民,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一是勇敢性,二是协作性,三是开阔性,四是坚韧性。尤其是其政治谋略,如“文化统合”思想。其主要经济,是渔猎采集经济,因而居民长于射猎。

第四至七章,积淀、先声、过渡、勃兴,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从商周肃慎起,历经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近两千年东北森林文化部族的基本情形。

第八章“崛起:森林帝国”。元末明初起,女真开始南迁。明万历初年,建州女真多数部落已定居抚顺新宾等地。此时建州女真以渔猎经济为主,也有农耕和草原经济因素,文化上也是以森林文化为主,含有农耕、草原文化。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兵后,36年内相继统一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各部和一些东海女真部,又创制满文,建立八旗制度,成为辖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后金英明汗,建立起“森林文化政权”,年号“天命”。后率军攻占辽宁大部分州县。皇太极继位后,占领全辽,统一黑龙江女真、东海女真,臣服漠南蒙古各部,增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改族名诸申(女真)为满洲,改国名为“大清”,统合了森林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

第九章“鼎盛:康乾之治”。顺治元年,摄政王多尔衮率军入关,六龄幼君福临入主中原,此后康、雍、乾主政时期,先后统一西藏、台湾、蒙古、新疆等,出现了“康乾之治”,大清森林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国土广达1400万平方公里。

第十章结语,从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到1911年大清国结束,这328年的历史,以“文化初合,取得政权;文化统合,巩固政权;文化裂分,失去政权”这24个字来概括,画龙点睛。

本书详细论述了东北森林文化的区域、特点、演进、作用、影响。举一反三,相互联系,因果循环,自然可以引申出若干新课题。新课题、新见解,论述清晰,史料翔实,行文通畅,插图珍贵,是部好书,值得一读。

(周远廉,著名清史学家)

要点速览 & 弦外之音

五种文化形态

“中华古代文明主要是由五种文化形态构成的,即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它们的碰撞、交流、统合、演进,构成了中华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本书伊始,阎崇年即明言,森林文化、中华文明五种文化形态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澄清两个认识误区:第一,认为中华文明只有一种文化形态;第二,认为文化统合就是文化征服,或文化同化。

他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明清盛时的历史文化地图——中原农耕文化主要包括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流域等,核心地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而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的区域面积同样各是约300万平方公里。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三个千年变局

五种文化都对中华文明发展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就文化演进脉络,阎崇年总结了三个千年的三次大变局——

第一个千年,商周时期,主要是农耕文化各地域、各方国的大统合。

第二个千年,从秦初到唐末,除了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内部继续冲突与融合外,又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西北草原文化。其间,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碰撞与统合出现了三次浪潮:秦汉与匈奴、魏晋南北朝与鲜卑、隋唐与突厥。

第三个千年,从辽宋到明清,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继续冲突与融合,东北森林文化则登上中原历史舞台。这第三个千年,焦点是森林文化与其他四种文化的统合——向西统合草原文化,形成满蒙联盟;向南统合农耕文化,赢得中华正统;向西南统合高原文化,巩固青藏版图;向东南统合海洋文化,收复台湾故土,南达曾母暗沙。在中华文明史的第三个千年,森林文化发挥了促进各文化统合的枢纽作用。

一条文化脉络

《森林帝国》起笔于“赫图阿拉之问”,收官于“赫图阿拉之答”,但阎崇年的立意不限于阐明清代兴亡史,更在呼吁创建森林文化史学——“全书纵向以森林文化统合为脊骨和梁架作经线,横向以时间和空间的演变与交合作纬线,按照森林文化统合、演进的轨迹,森林文化与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等碰撞、统合的历史,进行历史与逻辑的阐述。”

合是森林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极力汲取高原文化、藏传佛教的大一统皇朝。在西藏博物馆收藏有皇太极与达赖喇嘛的信件;盛京的宫庙坛寺规划,便受西藏高原文化影响,比如按藏传佛教曼陀罗(坛城)佛理,除兴建皇宫,还兴建四塔。

“金没有处理好与蒙古的关系,终被蒙古所灭。皇太极特意让人把金史译成满文,让领导干部阅读、讨论、学习经验,总结教训。”阎老笑言。“清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将五元文化统合、执政200年以上的大一统皇朝。”

于是,透过三千年的演进,我们还可以看到某些“弦外之音”:敢于文化统合、善于文化统合者得天下,“文化统合是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

“多元化是大国强国文化自信非常重要的部分。”十年磨一剑的《森林帝国》虽已出版,但“八旬学术壮兵”阎崇年森林文化学说的研究仍然在路上。

肖像摄影 王小宁

原创: 赵婷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日报副刊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