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聆听

涵洞绕远难行,上千户居民每天翻铁路,北京立水桥需要一条安全路

2018-12-04 10:24 编辑:TF015 来源:北京晚报

立水桥地铁站有两条线路经过,分别是5号线和13号线。同时,东北环线铁路也经过此地。几条轨道线路的交叉对周边居民的出行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立水桥地铁站没有西南方向的出口,长久以来,住在立水桥地铁站西南侧的居民出站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多走20分钟穿越涵洞,要么翻越铁路回家。

铁轨 资料图,孙毅 摄

上千户居民每天翻铁路

“我搬到这儿时60岁,今年70了,还得走这条路!”蔡奶奶家住立水桥地铁站西南侧的顶秀青溪小区,10年来无论是出门坐地铁还是买菜,都要横穿东北环线铁路。铁路高出地面四五米,两侧没有护栏和禁行标志,居民横穿铁路时需要登上布满碎石的台阶,跨过成人小腿高的铁轨穿行。“路不长,是个小事儿,坡不高,是个小坡儿,但是也难倒了老人和孩子。”一位居民说。记者昨天采访时,正好看到一位推着自行车的老人想穿过铁路。老人试了几次,都没能把车推上铁轨,见此情景,过路的年轻人纷纷帮忙。

这段铁路位于朝阳区和昌平区的交界处,从立水桥地铁A口出站,沿路西行200余米,在地铁13号线高架桥下向南有个小开口,就是通往立水桥西南部住宅区最近的路,据周围居民称,立水桥西南部有明天第一城、顶秀青溪、东辰小区等多个小区,涉及上千户居民,每天有近万人从这条铁路线上翻越。

“走一公里外的涵洞算是唯一的正规路径了,不过涵洞狭窄,没有人行道,经常出现刮蹭事故,也造成过人员伤亡,谁会愿意绕那么远还去走一条不那么安全的路呢?”一位市民告诉记者,除了机动车和自行车外,很少有行人从涵洞穿过,由于每次只能通行一辆车,所以即使不是早晚高峰时段,涵洞也经常堵车。

受到多重影响,居民自己走出了一条“路”——从铁轨上翻过去,一上一下快速到达对面,这条“路”利用率极高,居民们都说:“虽然上下翻越路基比较难走,但是比起涵洞绕远并且危险要好很多。”不过,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条路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台阶都是大家自发修建的,高差过大,老人小孩比较容易摔跤,加上年久风化产生很多碎石,雨雪天气更是危险重重。

居民自发提出解决建议

多年来,出现了不少关于解决此路段行人通行问题的意见,更有居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网友“影子”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她向记者提出了这几条设想。

“第一种方式是在立水桥地铁站设置南出口,朝向立水桥公园,不过实施起来资金耗费大,涉及部门多,而且同时涉及朝阳和昌平两区,后期管理比较困难,容易形成类似A出口外脏乱差的现象,长远可考虑,近期很困难。”

“第二种就是在目前翻铁路的位置架设天桥,不过可行性也不高。目前翻越铁路的位置是从13号线下穿过,架设人行天桥势必得高过铁路和13号线,高度过高,并且相关规定也不允许从铁路上方穿过。”“影子”预想,即使架设成功,由于天桥太高,也不会有行人愿意走,利用率低,形同虚设。

“第三种即是在目前翻越铁路的位置设置涵洞,将立清路与对面立水桥西路连通并规划单独的人行道。”“影子”告诉记者,这样做难度也不小,耗费资金较大不说,还要协调多个部门,建成后使用效果和涵洞宽度、高度以及有没有预留足够宽的人行道有较大关系。“如果还是像原来涵洞那么窄,依然会很危险!”

在众多居民看来,最后一种方法的呼声极高——将目前翻越铁路的位置重新修建缓坡和台阶,并在台阶两边增设扶手,提高安全性。“铁路过人的路段可做成像五道口过铁路那样的可踩踏面,设置必要的提醒标语或者增设一个铁路管理人员,两边设置落杆,在有火车通过时放下落杆阻止行人通过。”“影子”告诉记者,这样做耗费的资金比前几种都小,而且涉及部门少好操作。

听说记者在采访他们的出行问题,越来越多的居民希望记者向有关部门表达他们的呼声,愿意配合参加座谈会,探讨出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曲经纬

编辑:TF015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