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艺绽

网红经济学家薛兆丰成《奇葩说》亮点 各位老奇葩和导师如何评价他?

2018-12-04 18:06 编辑:TF019 来源:艺绽

第五季《奇葩说》是不是看的人已经不多了?

这一季艺绽君本来不打算看的,因为一开播就被傅首尔和董婧的开撕事件被动关注,这一季的新选手除了野红梅等个别选手表现亮眼,实在觉得有点乏善可陈。

但最近几期却意外发现,这一季的宝藏不在选手身上,而是在导师身上。除了之前被观众吐槽老是插话的李诞,这一季还引入了一位新人导师——薛兆丰。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薛兆丰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名教授,在没成为网红之前,其实他就已经是众多行业的“领袖级”人物。他先后出版了不少经济学的书,其中还有一本《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是畅销书。2006年他还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中国十大青年领袖,在北大校内也是备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在听到第五季导师阵容里来了薛兆丰之后,几位老奇葩导师是这么评价的——

高晓松:“薛老师,那可是一个狠角色。”

罗振宇:“他是为数不多的,真的能把话说明白的经济学家。”

马东:“在我心里面,薛兆丰教授就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知识分子的样子。”(这个评价已经很高了)

既然被众人捧到了这个层面,那么薛兆丰教授在《奇葩说5》的表现又如何呢?

大多数情况下,薛教授的一大重要角色就是作为末代直男与娱乐圈碰撞出了不少笑点。尤其是最近周冬雨做女神的这期,一向对明星嘉宾不太感冒的薛兆丰,突然变得话痨,还被其他导师反复调侃。

周冬雨上节目前也是做了准备工作的,她知道薛兆丰在节目中擅长用经济学原理来阐释问题,于是一脸诚恳地咨询薛教授能不能用经济学来解释自己的“脱单”难题。

众人都还在等薛老师上课时,呆萌的薛教授来了一句,“脱单是啥?”

全场爆笑无疑了。

而在马东向周冬雨提问,让她评价自己合作过的男演员,并一一罗列了金城武、李易峰、林更新、窦骁等人,不敢得罪人的周冬雨向薛教授求救,结果却换来薛教授的一句耿直回答:“我只认识金城武。”

而且即便是金城武,薛教授也只是“知道他的样子”,又一波全场爆笑无疑。

这些呆萌直男的谜之笑点只是节目里的调味料,这一季里能让薛兆丰成为节目的“宝藏男孩”的关键,还是他的经济学家身份,真的在节目中发挥出了学者的作用。

薛兆丰始终在节目中强调,经济学不只是一门象牙塔里的学科,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他在节目中辩论时采用的角度,往往就是经济学的角度,而且从这个角度出发,会得到与往常截然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方式。

比如之前引起争议的论题“结婚前要不要把伴侣的名字加进房本”里,辩论的正反方更多是从情理的角度来探讨婚姻关系,而薛兆丰却一针见血地将婚姻比作家族企业,而加房本被他看成是“签合同”,听上去很冷酷无情,但却独辟蹊径地找到了对“加房本”这件事的解决方案。

在薛兆丰看来,房本上写上对方的名字,其实就是飞机上给乘客配安全带,为对方做好最坏的打算才是最实际的关爱。

薛兆丰的经济理论用在感情问题上总是有奇效,另一段著名的论断来自于辩题“如果得知前人得新欢,有个鸡飞狗跳钮可以给他俩的关系制造一点麻烦,要不要按?”薛教授按照他一贯理性的立场,认为不应该按。

而他的论点在于,之所以想去按这个按钮,是认为自己是前任真正的一生所爱,但在薛兆丰看来,所谓“世界上唯一的爱”这件事,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他提到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给自己的侄子回信,这个侄子为了追寻一生所爱要放弃学业远走高飞,在米尔顿看来,从经济学的角度,“如果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彼此的一生中的唯一,那么这两个人这辈子都不会见面。”

其中的经济学道理是,在一大罐子的绿豆,假如彼此是唯一,那么两个人应该是两颗红豆,可能穷尽一生也未必能越过亿万个障碍的绿豆,找到和自己携手余生的红豆。大多数走入婚姻的人,是时间差不多了,人也差不多了,那么就是他or她吧。

道理很残酷是吗?可是正是这种残酷,也许可以解开不少人的心结,学会放下执念,开启新的人生。这是经济学家薛兆丰的理性浪漫,也证实了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反观人生,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论。

不过,一本正经的薛教授有时候也会拿学术储备开些小玩笑,幽默感也是棒棒的。有期节目里马东给出了一个很神奇的设问,“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个药丸,吃了以后可以让男的生孩子,你会选择吃吗?”

我们的薛教授立马回答了“会吃”,至于为什么,他的答案却和任何的逻辑道理没有关系。他说这种设问本身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不可能的事,答应下来也无所谓”。这种混不吝的态度居然在经济学里也有解释,叫“理性胡闹”。真的是黑的都能说成白的,白的可以说成没有,见缝插针传递经济学的大神本神了。

综观薛兆丰在《奇葩说5》里的表现,可以说这季节目的最大亮点了。在略显疲态的辩论节目中,薛兆丰的出现如同一骑奇兵,用他自己的六脉神剑找出了节目的痛点,自成一体,难以攻防。

而薛兆丰本人与综艺节目的结合,显得幽默感有余,又少了很多学院派的匠气,将一个经济学教授形象展示得立体而独到。他的这种媒介素养其实早就有迹可循,从去年开始,薛兆丰就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法律经济学教授的专业身份,在知识付费APP“得到”上开设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受到大量用户的喜爱,一度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标志性作品。

因为太受关注,他的付费课程有累计超过25万人订阅,按照每份199元的价格来算,《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为平台带来的营收是4975万。

这种“网红教授”的身份也为他带来了不少争议,今年3月他本人更是直接从北大国发院辞职,其间还引发过不少同行对他的质疑。

比如经济学家汪丁丁,也同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的教授,就公开质疑,认为薛兆丰在付费课程中,出售的“只是三流知识”。

而对于这类批评,薛兆丰本人则是硬刚了回去,他极力维护知识付费,并直言“知识的价值与付费与否无关”。

他认为,“知识的深浅轻重,是以理解现实问题为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准绳的。没有什么知识是天生就高人一等的。有一些学者,有意无意地把生搬硬套、囫囵吞枣和故弄玄虚当作做学问的一种境界。而我相信,哪怕再深奥的知识,也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里艺绽君就觉得要为薛教授的这番言论鼓与呼了,我们常常对学院派报以崇敬和尊重,是因为作为知识分子他们承担着国家精英、社会大脑的重任。学院派的高深学识,虽然自有一套教育体系保证着学识的传承,但教育的普及同样也深系于精英们的肩头。

如果我们只能期待知识在高知阶层流转,以“听不懂”“不愿讲”的方式拒绝向下传递,那么普通大众接触到高深学识的大门只会更加紧闭。这显然不是知识本身的宿命,更不是知识分子借以圈地固守的借口。

我们热衷于看到像薛兆丰这样的学者,放下身段,带上知识,用大众可以接受、容易接受的方式传递知识和智慧。这是我们期待的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模样,而薛兆丰不应该只是孤例。

 

 

来源:艺绽

作者:李夏至

编辑:孙昱杰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