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改革开放40年传奇人物忆中关村:从攒机倒货到“中国硅谷”

2018-12-11 11:57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1999年8月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更早的时候,中关村因“电子一条街”而闻名。2000年前后,中关村对北京人来说,似乎始终与“攒电脑”、“卖光盘”有关。但如今,众多“电脑城”都已成为历史,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真正成为了“中国硅谷”。

上世纪90年代背景著名的电子一条街中关村大街 摄:张风

讲述人:夏颖奇 身份:前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

第一代海归:从“怎么回来了”到“怎么还不回去”

与共和国同龄的夏颖奇,2010年从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休,八年来,他仍旧很忙。

一个周六上午,北京晚报记者在中关村南大街9号的北京理工科技大厦见到夏颖奇,作为中关村论坛协会秘书长、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首席顾问,他正在为几个创业海归做面试指导。这样的指导,退休后的夏颖奇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而他当初在中关村管委会,也一直是负责与海归相关的工作。

1978年,夏颖奇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公派留学生。1987年,夏颖奇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国,又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海归。“我刚回来的时候,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同事,都反复问我一句话——‘你怎么回来了’。”夏颖奇回忆,回国前,他一个月已经能收入3000美元,而回国后月工资是68块钱。

但是夏颖奇义无反顾地回来了,他觉得只有在祖国才有归属感,才能实现他“精忠报国”的愿望。先后在外交部与财政部工作后,1999年,夏颖奇看到《北京市召开誓师大会,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闻,主动请缨加入初创的中关村管委会。

当时的中关村,还远不是现在的模样,夏颖奇把只有20多人的管委会形容成前线指挥部,办公条件简陋,“办公室没窗口,隔壁的会议室也没窗户,早饭是食堂做面汤,再去大街上买馒头大饼咸菜”。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命园”、“软件园”被规划出来。但中关村科技园要起步,只靠20多人肯定不行,还需要大量人才。夏颖奇们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我觉得留学人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群体,留学人员回国是市场化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他和同事们,去美国、去加拿大,12天跑了5个城市,一直在与留学人员座谈、宣讲。于是,张朝阳、丁健、李彦宏、邓中翰……越来越多海归进入中关村,成为时代弄潮儿。

站在北京理工科技大厦的落地窗边,夏颖奇感慨:“变化太大了,不只是中关村的面貌变了,我们国家强大了,海外留学人员的心态也变了。以前我回国的时候,人家问我‘怎么回来了’。后来,留学人员相互聊天,会讨论‘要不要回去啊’。现在,在海外,留学人员再见面,会问‘怎么还不回去’。”

讲述人:王文京 身份: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

第一家私营高新技术企业:从小作坊到领先的企业服务提供商

王文京,是中关村众多传奇之一。15岁,他考上江西财经大学;19岁,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工作。在大多数人还在考大学或者读大学的年纪,王文京拿到了令人向往的“铁饭碗”,但他不满足于此。学财务的王文京发现,国家机关的财务工作还要依靠打算盘来完成,“我想改变这个状态”。1985年,王文京参与了“行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两年后,这个项目获得电子部部级鉴定,软件推广到100多个单位。他隐约感觉,财务软件如果实现市场化,潜力无穷。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前身),同年8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大会在北展剧场召开。正在机关上班的王文京偷偷“溜出来”参会,听到试验区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直接结合、减税、鼓励科研单位与学校的科技人员在试验区内的企业中兼职等18条政策,立刻回到单位开始写辞职报告。

1988年10月,24岁的王文京和搭档苏启强带着东拼西凑的5万元启动资金,买了一台长城0520DH微机,租下海淀南路一个9平方米的小房间。12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注册成立。于是,王文京白天跑业务、做运维,晚上回出租屋编程序,如此往复,第一年的营业额达到了8万元。

1990年2月,用友软件服务社由个体转为私营,更名为北京市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1993年,北京市科委颁发给用友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为SY0001,这意味着用友成为政府部门认可的第一家私营高新技术企业。如今,用友早就搬出了出租屋,在西北五环外的北清路旁,有一片占地600余亩的用友产业园。用友也早已走出中关村,成为领先的企业服务提供商。

“30年的科技公司确实算一个老公司了,但从用友自身发展来讲,我们一直立足长远、持续创新、坚实发展。创新不是时间点上的概念,而是要可持续并具有稳定性。不持续创新,公司只能赢得一个阶段或者赢得两个阶段,不可能赢得未来。”王文京说,“在中关村,如果不志在创新,企业生存几年没有问题,但不会持久。创新本来就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很多创新就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去做,坚持做并做对了,也就成功了。”

讲述人:张志善 身份:原华星计算机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第一批创业者:从只要敢闯到领悟核心技术

和夏颖奇、王文京这样中关村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人物不同,65岁的张志善只是第一批中关村创业者中的普通一员。

“当年的我们,可以说是比较敢想、敢闯、敢干的一批人。”

1988年,张志善彻底离开自己工作十多年的北京市半导体器件十厂,进入发小邵和崑创办的华星计算机开发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其实在那之前,原来的厂里就没什么活了,但要说彻底下海,那时候还真不是每个人都敢的。”

和当时中关村密密麻麻的电脑公司一样,华星也销售电脑,“还是286呢”。同时,也做“高科技产品”,比如电热蚊香和触摸式台灯。

“那时候,中关村是一个窗口、是一个平台,很多有新技术的、尤其是出国见过世面的人,没有地方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也就是产品。但中关村当时已经是创新前沿,可以做到这一点。”

张志善说,虽然地处北京城西北角,“那时候还没四环呢,也没这么多高楼”,但中关村已经是片热土,“村里人”都充满干劲。张志善穿着西装打着领带,骑着铃木摩托车,穿过中关村的大街小巷,风风火火,找技术、谈项目。“有一些现在很知名的技术专家,当年还当过我们公司的顾问。”

华星在辉煌的时候,触摸式台灯作为一款新兴产品还登上过北京晚报。而辉煌是短暂的,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其他品牌的触摸式台灯,新鲜劲一过,产品变得不好卖了。没过几年,张志善离开华星,邵和崑也没有坚持多久,像那个年代很多小创业公司一样,华星从中关村消失了。

“还是缺技术,按现在话说,就是没有核心竞争力。从我们那个时代活下来,现在又壮大的创业公司,都是有核心技术,有自己开发团队,甚至有自己的研究所。还是那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晚报留声

 

改革开放40年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已深入人心。纵观中关村这一路,曾出现过几次“多”--早年是公司营业部卖电脑的多,接着卖盒饭多,接着卖光盘的人多,后来发放各种电脑宣传品的多。相比之下,现在中关村街边才是清净。这正如人们对科技的理解,原来科技不仅能带来热闹的街市、繁华的商业,更能在安静的外表下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和进步。(栏目主持:张硕)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毅

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