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小模型里藏着老北京人的“记忆”,改革开放40年改变了什么?

2018-12-11 14:03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四四方方的院落刻满风蚀的痕迹,层层叠叠的瓦片被打磨上雨雪的印记,青砖灰瓦、绿窗朱门散发着光阴的气息,屋里烧着热水的铝制水壶、院里挂满“小灯笼”的柿子树、墙角边整齐堆放的大白菜、门口平板三轮车上码成“小山”的蜂窝煤……点滴细节诉说着生活的苦辣酸甜,在这小小的四合院里、砖缝瓦隙间留住了旧日的记忆。

这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团队创作的写实模型作品——《记忆》。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这组作品大获好评。宋东葵、谭泽恩两位老师带领13位90后大学生,仅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设计构思到模型制作的全过程,“打造”了这座“微观四合院”,展现了四合院里老北京柴米油盐、甜酸苦辣的日常生活,唤醒了大家关于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钻进东四胡同“寻宝”

“四合院是老北京典型的民居形式,非常具有美感。经历岁月的打磨,四合院更蕴含了特别的质感。我们希望通过创作这个作品,来唤起观众的共鸣。”团队负责人宋东葵老师说。今年8月,在宋东葵、谭泽恩两位老师的带领下,由传媒大学美术系张兆麒、段九明、陈宇曦、尹偲雅、汤舒婷、郭彦彤、梁梅等13名学生组成的创作团队开始了展品的设计制作。在经历了六轮的策划研讨、绘制了无数张草图小样后,创作团队最终确定了方向——制作一个老北京四合院模型,并从四个角度展示四合院内外的风貌:幽静而狭长的胡同、倒座房和金柱大门、垂花门里拥挤的院落以及正房室内两户人家的生活场景。

怎样才能真实再现四合院精巧细致的建筑结构呢?这是同学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墙面的砖是怎么砌的?瓦的盘头是怎么排列的?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有哪几种样式?……”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团队中的6名本科生踏上了“寻宝”之路——在东四一带的十几条胡同里,搜集建造四合院的素材,感受胡同里的人文气息。“胡同里的叔叔阿姨都很友善,主动给我们讲院儿里的构造,告诉我们哪些东西是原来保留下来的,哪些是新的。”团队组长张兆麒介绍,为了给“四合院”找一个合适的“垂花门”原型,他们把东四一带的胡同“翻了个遍”,终于在本司胡同寻到了“宝”——一座“旧旧的、特别有质感”的垂花门。

从影视作品里找灵感

紧接着,同学们遇到了更大的挑战:由于本次展览的模型需要再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场景,身为“90后”的他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多次实地考察,才能将从未经历过的场景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既不能“概念化”,也不允许“穿帮”。

大家在网上找了海量的图片与文字,看了大量的影视作品,“像经典作品《夕照街》、《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以及近期热播的《情满四合院》,给了大家很多创作灵感。”宋东葵老师说,“我们制作的室内场景就参照了‘贫嘴张大民’家里的景象。”

同时,为了给“四合院”增添生活细节,同学们还去了老物件博物馆,小竹推车、“二八”加重自行车、缝纫机、搪瓷盆……这些“爷爷奶奶家的东西”让他们找回了童年的记忆,也被大家“带回”到作品里。“展览中的整座‘四合院’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还原对象,但是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出处的。”宋东葵老师说。

光“瓦片”就用了3万块

“创作过程就像建房子一样,是严格按照建筑的结构,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然后再按照岁月的痕迹打磨做旧。”宋老师说,整个制作过程中,大学生们身兼数职,做起了“瓦匠”、“木匠”、“粉刷匠”等。

“做瓦匠”的经历让几位学生印象深刻。为了还原最真实的屋顶结构,同学们采用了最“老实”的办法——按照实际盖瓦的顺序,先将一个个“瓦片”两端向上贴在屋脊上,构成“仰瓦”,再将“合瓦”一片片盖上。如此精细复杂的工程,所用到的“瓦片”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瓦片’的原料是黑色卡纸,一张纸可以剪裁出5000个‘瓦片’,我们大概用了6张纸,一共剪出来了3万个‘瓦片’。”张兆麒介绍。

特殊的叠放方式、庞大的剪裁数量让“瓦片”的上色过程也充满挑战,“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用了很多辅助道具,让每片‘瓦’均匀着色,并且呈现出‘岁月的痕迹’。”段九明告诉记者,大家最容易想到的辅助工具就是空饮料瓶,他们把调好的颜料放进空瓶里,再把几十个“瓦片”放进去,反复摇晃瓶子,“这样摇出来的‘瓦片’显得特别旧、特别有质感。”

除了做“瓦匠”,小伙伴们还要做“粉刷匠”、“木匠”。“我们用易于打磨的矿棉板做墙,在墙上刷上腻子,干了之后再刻砖、做墙面效果。”张兆麒说,“梁架、木门用的都是轻型木材,也是我们自己裁切、加工的。这三个月里,我们解锁了不少新技能。”

时时处处都有“人的气息”

10月底,团队终于为三个月的“大工程”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模型以1:20的比例,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老北京四合院景致:胡同里,砖搭的乒乓球案子上摆着刚刚用过的拍子和球,象棋摊儿上还保留着一盘未下完的棋;院门前,拉着蜂窝煤的平板三轮车刚转过弯停下,避开了门口停着的小竹推车;院子里,“二八”加重自行车似乎刚进院儿不久,后座上还架着煤气罐;正房屋里,炉子上的热水好像刚刚烧开,水壶正发出“嗞嗞”的响声……墙上挂着的奖状、门窗上贴着的“喜”字、后院的柿子树、墙角边的大白菜、屋顶上的鸽子笼等等,整个“微型四合院”里没有一个人,却时时处处充满“人的气息”。

同学们说,“四合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大家深厚的情感,所以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冬储大白菜承载着几代北京人的回忆,是北京冬天挥之不去的味道,团队在制作“大白菜”时,派上了最细心的女生。她们用轻质黏土捏出一块块“白菜心”,用宣纸裁出一片片“白菜帮”和“白菜叶”,给每片细小的“白菜叶”染上颜色,再将“白菜帮”、“白菜叶”逐一贴在“白菜心”上。

“三个月的创作过程,学生们用心了,更用情了!”宋东葵老师告诉记者,一辆运煤的三轮车梁梅同学用了四天的时间精雕细琢,正方屋里的绣花绸缎被罩尹偲雅同学反复试验,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它做到最好!“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息、酸甜苦辣的生活味道、街坊邻里的人情温度……这是我们想要表达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观展后,回忆过往能够感受今天,改革开放为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和福祉。”

我就出生在这样一座大院儿里,这个‘四合院’由里到外满满的都是回忆。”昨天,记者来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展厅里采访,发现旋转展台上的“微型四合院”被观众团团围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出过往生活的缩影。北京的观众吴女士告诉记者,“还记得小时候哥哥用竹车推着我逛胡同,后来有了弟弟,就变成了我用竹车推弟弟;还有烧蜂窝煤的炉灶,小时候我不懂它为什么会‘叫’,后来才知道是上面烧着的水壶在‘叫’……”她感叹道,那时候的屋子远没有现在这么宽敞,屋里烧的蜂窝煤也不如现在的暖气暖和,生活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来源:北京晚报 李祺瑶 文并摄

编辑:付善元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