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北京天桥明年推进腾退房屋改造利用 什刹海试点建设“共生院”

2018-12-15 13:07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今天上午,西城区2018年名城委年会举行。据统计,截至目前,天桥北部片区已签约面积6200平方米,完成了17处试点房屋的改造提升;推进了宜兴会馆等文保建筑的腾退及修缮利用方案;植入了便民商服等多种居民服务型业态。2019年,天桥将以香厂新市区街区复兴计划为契机,加快推进腾退房屋的改造利用。

资料图 摄:胡铁湘

今年,西城区在全面推进街区整理的基础上,重点在大栅栏、天桥和什刹海等地区推动“共生院”、疏解腾退,智慧街区打造等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西城以街区整理为老城复兴的抓手,开展老旧小区和平房、四合院设计导则的编制,强化街区整理城市设计的规范指导;成立西城区城市品质提升艺术审查委员会,对城市设计方案进行把关;聘请56名街道规划顾问,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供技术支持。

在完成街区划分后,按照“一街一策”要求,各街道有条不紊推进规划设计方案制定和深化,鼓西大街、阜内大街、广内街道街区整理展示中心对外开放。目前,进行一年的街区整理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将依据街区整理项目库,集中开展街区整治提升,以试点带动全区,形成有效的街区整理工作模式和机制。

其中,西城什刹海地区试点利用腾退空间建设“共生院”,就是街区整理,环境提升的典型之一。负责什刹海院落腾退及风貌保护的北京天恒正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什刹海地区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但随着历史变迁,作为承载这片街区历史和文化的平房院落却逐渐呈现出布局杂乱、违建众多,开墙打洞和业态低端等现实问题。“我们采用保护性修缮等手法恢复老建筑的风貌,同时探寻和展示老院子的文化脉络和情感记忆,让更多的人能找寻到老城区里的胡同情。”该负责人表示,银锭桥胡同7号院作为试点建设西城区首个共生院,该院落总占地面积约357平方米,2016年腾退了沿街2户的3间私房,目前院内还有4户居民居住。

记者了解到,鉴于房屋本体具有历史建筑价值,按照传统四合院房屋建造手法和工艺对其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恢复了其原有老建筑的风貌。同时,拆除院落公共区域中的违章建筑,再对公共区域进行整治提升,通过增设门禁系统、补足监控设备,完善院落照明,修缮公共卫生间等措施,增强了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并实现对该院落公共空间的物业化管理,提升了院内居民的居住舒适性和便利性。

改善硬件之后,小院腾退的3间私房被改造成文化民宿,展示北京的胡同市井文化,不仅小院的原住民生活不受影响,民宿带来的收益还能反哺院子改造。接下来,什刹海地区还将在西四几处腾退院落引入工作室、人才公寓等业态。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骜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