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北京老年医院多科室联合会诊 “智慧科技”助力医养结合

2018-12-17 10:11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海淀区温泉的山林畔,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北京老年医院就坐落于此。今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成为全国首批15家老年友善医院之一,同时被北京市卫计委授牌为北京市老年友善医院。目前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33.3万人,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北京老年医院从门诊到病房,从医疗救治、康复训练,再到医养结合,为老年患者全面打造了一个温馨友善的家园。

普通号就能预约会诊服务

步入北京老年医院的门诊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宽敞明亮的挂号、收费窗口和候诊区,还有便于老人和残疾人挂号、取药的无障碍窗口;身着橘黄色背心的专职导医人员在自助机旁帮助老人和家属取号和缴费;候诊区设有高度合适的座椅以及LED显示屏、语音提醒;墙面、拐角等各处的标识都采用了大号字体,并配合简单的图形,方便老人寻路……

老年人看病就医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在一个科看病时,结果被医生诊断发现了另一种疾病,需要再去看另一个科室……多次挂号、多次等候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看病的时间。何不把患者疾病所涉及的几个科室都叫到一起来为老人服务呢?北京老年医院党委书记田喜慧介绍,北京老年医院在心内科、消化科、泌尿科、妇科、耳鼻喉科、肾内科、感染疾病科、呼吸科等16个专科都开展了多学科联合门诊,实现了在门诊工作站直接预约,在预约好的固定时间为同一位患者会诊,多位专家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并提供用药指导,降低了联合用药的潜在风险,缩短了诊疗时间。

上周,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就切身体验到了这项服务带来的实惠。老奶奶最近总是觉得胸闷,还咳嗽,一走路就喘,便挂了老年医院心内科的号,拍了CT片子。结果出来后,心内科的出诊医师发现老人的肺部有问题,告诉老人医院目前开设了多学科联合门诊,现在就可以帮老人预约相关科室的专家一起为老人的病情出谋划策,不用老人家再像以往那样一个科一个科地挂号看病了。预约日当天,心内科、呼吸科、放射科的三位专家和老奶奶坐在一起,共同为老奶奶会诊,经过半小时的详细“座谈”后,三位专家确定老奶奶得的是肺心病,由发起科室心内科给出最后的联合诊疗方案:先以肺部炎症的治疗为主,呼吸状况控制住以后,再调解心脏。“不知道医院还能这么瞧病,真是方便啊。”病情控制住后,老奶奶非常高兴。

门诊部副主任周立霞说,老奶奶不知道,其实像这样的联合门诊,在北京老年医院,患者只需要预约几个科室的普通号源,就可以同时接受几个专家的联合会诊。“实际上,患者接受的是专家的服务,但我们收的是普通门诊的钱。我们希望让患者尽可能地受益,让大家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团队护理帮老人回归家庭

“针对老年患者一体多病、多种老年综合征共存于一身的情况,北京老年医院还在卒中病房、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老年示范病房、关怀病房设有多学科诊疗团队,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解决老年患者的医疗护理问题。”田喜慧介绍,“多学科诊疗团队”是由老年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心理师、个案护士、临床药师、临床营养师、护工、社会工作者等医务人员组成,各方通过综合评估,对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性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有针对性地给予治疗和干预,最大程度维护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前阵子,老年示范病房迎来了一位60多岁的“年轻”患者张阿姨。虽然年纪“较轻”,但是来看病的时候,她可是“重病缠身”——因为低血糖晕倒、被摔得“鼻青脸肿”,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骨质疏松等慢性病,还伴随长期的抑郁和营养不良。原来,张阿姨的老伴儿早年过世了,现在自己一个人住,唯一的女儿早已成家在外,由于疏于良好的沟通,两人在生活中经常产生摩擦,张阿姨变得郁郁寡欢,每天“茶不思饭不想”,一度还有过轻生的念头。

“刚被送到医院时,张阿姨总是板着脸,也不愿意和医生、护士交流,因为摔得很严重,她每天也只在病床上躺着,不愿意下床。”老年示范病房副主任王媛说,经过综合评估后,团队确诊她为重度抑郁症患者,同时她还患有多项慢性病、重度营养不良、重度失眠……为了照顾这位“有个性”的老年患者,多学科团队动用了各方力量:一边,所有的医生、护士、志愿者、康复师等工作人员会在各个阶段陪老人聊天;另一边,社会工作者去和老人的女儿沟通,调解两人之间的矛盾;医生和药剂师共同协商完善她的慢性病用药,将用药数量控制到最少;通过输血和营养干预,将老人原本只有50克/升的血色素恢复到了正常值;康复师带老人进行肢体康复、功能锻炼、益智游戏等,锻炼她回归家庭的能力……慢慢地,张阿姨好像变了个人,“她主动提出要到走廊里走走,一见到我们特别开心,拉着我们的手,乐开了花。”两个多月后,张阿姨和女儿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女儿将老人接回了家。

老年示范病房副主任王媛说,对于多学科诊疗团队来说,大家不能光从单一的疾病上关心老人,给他们治病,不应该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应该从一个“全人”的角度,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给予老年患者关怀。“他们可能一人身上最多会有八九种病、最多吃二十几种药,这些疾病是否能达到一个稳态的平衡,这些药会不会相互作用,都需要我们非常细心、非常耐心。多学科团队的干预也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整个团队需要握紧拳头,给老人们一个全方位的服务,让他们在有限的住院期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身心恢复,最终能早日回归社区,回归家庭。”

“智慧科技”助力医养结合

如果一个老人在社区、养老院不方便到医院就医,但是希望得到专家团队的服务怎么办?北京老年医院创新推出的“智慧科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田喜慧说:“北京老年医院牵头搭建了远程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平台,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咨询与技术指导,同时为患者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健康管理等医疗服务,让患者在社区便可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团队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养老机构的医务人员,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登录网页或用手机APP便可使用远程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平台的在线服务,随时向需要的专科医生发起远程医疗请求,在共享患者病史资料基础上,相互沟通交流。

北京老年医院设计开发了医养结合与家庭医生远程医疗支持系统,家庭医生和养老机构的医务人员使用该系统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以规范化的巡诊查房模式,在精神、疾病、并发症等多方面对老人进行管理。此外,系统包含老年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营养状态评估、跌倒风险评估、简易智能评估、社会支持评估等常用评估量表及14种老年综合征评估,评估结果自动计算分值,并给出相关临床建议,结合标准化巡诊查房标准,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慢病管理。

“这种新型工作模式,解决了医务室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高了养老机构的医疗安全。通过远程医疗方式,一些基础疾病可以在基层单位解决,重病人通过系统平台进行转诊,真正做到小病在基层、大病有效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也减轻了老人和家属的负担,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田喜慧介绍,“随着老龄人口比例的快速增加,随着社会对老年医学需求量的增加,老年友善医院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北京老年医院通过构建为老服务文化,形成尊老、爱老、护老的老年友善氛围,以友善理念进行医院管理,提供老年友善服务,营造老年友善环境,多措并举,为老年患者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医疗护理服务,让老年患者舒心的生活、有尊严的生存。”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李祺瑶 文并图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