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体育

舒马赫已经苏醒无需卧床?《每日邮报》原文到底是怎样表述的

2018-12-19 10:13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昨天,网络上突然刮起一股“舒马赫风暴”,有的声称“舒马赫已经无需卧床”,有的称“舒马赫已经苏醒”。据本报记者多方求证后的判断,对此事宜报以谨慎观望的态度。据这次消息源头较晚发布的另一篇相关报道中,仅有“舒马赫在瑞士家中接受医疗救治,她的妻子科琳娜要求对他的病情保密”的表述,并未对其伤情恢复进展作进一步的说明。据记者了解,这次报道引用的消息源头,实际上来自上个月底的德国媒体报道,且无论那时还是这次,有关舒马赫的报道都没有得到官方渠道的确认。

引发此次“舒马赫风暴”的明确信息出处是《每日邮报》。在其网络版上,一篇题为《舒马赫不再卧床,但需在瑞士庄园中接受每周5万镑护理》的文章中提到,“邮报了解,他(指舒马赫)不再卧床不起,生存不再依靠管子,但据信仍需要大量的护理和看护,费用估计高于每周5万英镑。”随后文章列举了一些近年来各种与舒马赫恢复进展有关,但却没有经过官方渠道证实的消息,然后《每日邮报》列出了令他们做出判断的证据:一位名为乔治·甘斯文的主教在此前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的表述。据那篇文章的介绍,这位甘斯文主教曾于2016年造访舒马赫家,在与舒马赫的妻子交谈时,舒马赫被一位治疗师“带入”了起居室。

请注意这个“带”,因为英文原文就是“brought(意为”带“,英文bring的过去式)”。但这个“带”是否可以理解成为舒马赫没有躺着,真的难说。至于将这个“带”字理解为医护人员搀扶着舒马赫,由他自己走进来,或者退一步是用轮椅推着他进入起居室,那就更不可想象。我们注意到,在对这个关键字的使用上,《每日邮报》在文章中并没有继续说得很明确,这也许并非他们不会选择一个更准确的字眼,而可能是故意的含糊不清。

记者就此考证一下这位甘斯文主教当初是怎么说的,发现有关甘斯文主教和舒马赫发生联系的新闻出自11月的月底,不同新闻源头的共同点是:第一、舒马赫被一位治疗师“带入”起居室;第二、他的手是“温暖的”,他的脸比以前“丰满了”一些。除此之外的表述,不同媒体就稍有不同,有的称“他能够感受到被爱他的人环绕”,有的称“能够看出与家人的亲近对他很重要”,并称“我(主教)不想在那个场所和他一起祈祷,因为我不知道他是否想要那样做。”

如果主教的描述被媒体转述准确,那么可以理解为,在2016年的那次会面时,舒马赫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对外界的反应。本文这里使用了“理解”一词,是因为在《每日邮报》表述舒马赫的新闻时,使用了"understand"这个词,它既有“了解”也有“理解”之意,但这两个词在中文中有明显的差别,了解表明在一个事实基础上明白了,而理解则多了一层自己发挥的味道。

由此看来,至少《每日邮报》这篇报道没有拿出新的证据证明,舒马赫已经苏醒,而且无论是上个月底,还是这一次,都没有得到官方渠道的证明。但《每日邮报》将半个多月前的新闻,经过包装加工后此时旧事重提,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在他们那篇稍晚发布的、与舒马赫有关的消息中,他们提到法拉利官方准备在2019年1月3日,也就是舒马赫50岁生日那天,在总部举行一个舒马赫的专门展览,这是不是这次炒作舒马赫“苏醒”的动机呢?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远飞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