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国内顶级大科学家成孩子心中“偶像团体” 团队选拔“严过选女婿”

2019-01-07 14:14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人们固有观念里,国内顶级大科学家们都是严谨严肃的,晦涩难懂的天文物理自然知识,也让科学在离开校园之外的地方,和孩子们离得很远。

如何深入浅出地把最顶级的科学知识用更接地气的、更有趣的方式直接传递给孩子们?记者了解到,一些国内顶级科学家、知名传媒从业者,都开始积极地探讨和实践用短视频、趣味课堂等可爱方式,把晦涩变有趣,把刻板变生动。可以说,为了给孩子们讲解最棒的科普知识,让孩子们从小爱上科学,这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们放下身段——“拼了”。

白发先生们“学网红”

谁说只有唱歌跳舞的“网红脸”们被青少年追捧?错。平均年龄70岁的“白发先生”们才是孩子们心中的超级偶像团体。

“又傻又多 北极钓鱼的神奇体验”、“从苍蝇身上学到的微型稳定器”、“‘万有引力’跟‘苹果落地’没关系?”……打开抖音、“微视”等短视频平台上的“大科学家来了”账号,记者发现原来传说中高等学府、顶级科研单位里“白发苍苍”、满腹学问的老先生们,都在这里“卖萌授课”:自称“爱科学的好孩子”、主持人王驿先是帮孩子们把问题抛出,然后老先生们隆重亮相,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第一个进入南极中心地区的中国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位梦华告诉孩子们北极的鲑鱼又多又傻,爱斯基摩人拿小铁片挂在鱼钩上当鱼饵就能把它们钓上来,孩子们纷纷留言:“是不是冻傻了”、“这么有趣啊”;飞机要向苍蝇学习飞行?在国内首次提出飞行安全预测理论以及飞行安全评估理论、空军指挥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邦年笑着比画说,发现了苍蝇的稳定器是一对退化了的小黑点翅膀,人们才创造了一种新的稳定器,孩子们更好奇了:“好的东西都是学习动物创造出来的吗”、“苍蝇神器,我们嫌弃的动物也有可以借鉴之处啊”;北师大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大禾告诉孩子们“苹果砸牛顿的脑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其实是假的,牛顿是总结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严格的推导推理才得出了万有引力规律的。”

“大科学家来了”的主持人王驿告诉记者,他自己其实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主持人,接触到这些国家顶级的老科学家后,发现他们退休后成立了科普宣讲团,没有办公桌,公益为全国的孩子们传授科学知识,21年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白发先生们,在全国为孩子们奉献了25000多场高水平科普报告,这个演讲团主要成员是中国科学院退休研究员,也有高校、各部委的专家、教授。

于是,他想着让老科学家们了解和接受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让更多孩子们能方便地免费接触到这些知识。王驿感慨地表示, 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里,白发先生们都是“魅力四射”。下课后,孩子们一下子会涌过来,要提问的,要签名的,白发先生们的杯子时常会“壮烈牺牲”,被弄了一身水还是特别开心。

“地球的年龄有多大”、“山石怎么‘长’起来的”、“植物和动物是敌人还是朋友”……卖得了萌,扮得了鬼脸,开场就要吸引孩子关注,还得一肚子真知识,想成为这个“超级偶像团体”的一员,可不简单,老先生们自己都说:“严过选女婿”!严格试讲、反复调整修改讲课内容和方式,不善言辞的不行,近十年来,100多位专家入团试讲,成功入围的才40多位,被淘汰、被拒绝的,不乏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研究所所长。就是这么全国各地不停地讲,从早到晚地讲,时间还是有限,孩子们太喜欢了,70岁、80岁的老先生们一会儿扮猴子,一会儿扮鬼脸逗孩子们,有时候还得来场“即兴情景剧”和孩子们互动,真的是非常辛苦。用新媒体平台来扩大影响力,老先生们也觉得很新鲜,看到粉丝一天天猛增,看到留言里的肯定,老科学家们都特别激动。

年轻志愿者研究儿童心理

除了有老科学家们的鼎力助阵,很多中青年社会志愿者也在苦心研究着如何和小朋友打交道。来自空客中国的公益课志愿者贾宁,就是其中一员。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很多中青年同事,都在长期从事着儿童科普公益活动,很多年轻的85后、90后志愿者,都有留学背景,还有四五十岁的老外志愿者。

就算是这些高学历的“厉害角色”,有时候也会遭遇授课中的“意外危机”。“现在的孩子知道的越来越多,我以为我备课的内容孩子们都不知道,都会好奇,其实实践中,你会发现越低年级小学生的课越容易些,一二年级的孩子,我考虑的是如何生动地类比,挑哪些片子,而三四年级的孩子,我会发现自己低估了他们,他们很多内容都知道,我需要临时即兴加入很多新内容,随时调整我的讲课方式。我的法国同事则更喜欢和孩子们互动,比如有一次他特意穿着机长的制服去上课,然后让孩子们围过来摸他的制服肩章等等,先让孩子们觉得有趣,再去说飞行原理。这些方式,都需要我们一次次琢磨,才能让下一次科普课更成功。”

“柴知道”是抖音中广受年轻用户喜爱的知识大V,会用简单的15秒为人们讲解一个个有趣的冷门知识,所制作的“二维码是什么原理”、“飞蛾为什么会扑火”等视频都受到了广泛好评,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已经积累了144.3万粉丝,获赞量高达485.6万。在一次“益童乐园”之行中,“柴知道”的短视频制作者汪振兴,颇花心思地为小朋友们讲解了“人为什么会晕车?”一课。汪振兴原本是一名网站编辑,业余爱好是科普。研究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比如用小游戏传递正确的知识给孩子,是他的愿望。给孩子做公益科普讲课时,他会先播放视频,再做游戏。“因为,孩子们的接受方式和成年人不一样,我必须要找对方法。”

儿童科普适合孩子最重要

大人们热情地用尽新花样,希望孩子们能爱上科学,但是具体实践中,真的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一位老专家坦言:“科普看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不亚于科学研究,很多科研一流的科学家,未必能给中小学生讲一堂生动的科普课。我们是一支从事朝阳事业的夕阳队伍,必须保证队伍的高质量,才能播撒更多科学的种子。”

“大科学家来了”的主持人王驿表示,比如实践中给一些留守儿童讲科普,大人们很希望和他们互动起来,但有些孩子明显不自信,拒绝和大人们交流,表达能力欠缺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教育知识和素养去和孩子建立起健康的沟通桥梁。

早教专家徐明也指出,科学家们录短视频也好,卖萌授课也好,这些方式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讲课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低龄孩子的思维特点、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讲课的内容也要慎重,如果光讲些孩子听不懂的内容,倒会导致一些幼儿不爱科学了。在儿童科普教育上,社会上很多人是有热情的,但有些人并不了解儿童各方面的特点,这样就很难说效果有多好了。此外要提醒大家的还有,如果有些科学知识确实是幼儿听不懂的内容,也没有必要非要变着花样在幼儿阶段讲给他们听,等他们长大些更好,切忌着急,要防止幼儿信息‘超载’的问题出现。”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孟环 文并图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