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形成全球最大再生水系统,中心城区一年处理污水12亿立方米
城区东北部,高安屯再生水厂二期已通水运行两个多月,水厂日处理污水能力翻倍至20万立方米;城区南部,亚洲规模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厂 ——槐房再生水厂已运行两年多,水厂日处理能力更是达到60万立方米……
北京目前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再生水系统,随着处理能力的快速提升,再生水正在成为北京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1月10日,记者从北京排水集团了解到,2018年北京市中心城区处理污水11.92亿立方米,相当于近600个昆明湖的水量。经深度处理后全部为高品质再生水,广泛用于城市河道生态补水、工业冷却等方面。清河、坝河、凉水河、通惠河四大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多个河段再现碧水微澜美景,市民期盼的清水绿岸正在变为现实。
水环境的高质量快速度提升,主要得益于《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2013年,本市实施第一个“三年行动方案”,重点提升处理设施能力。全市共新建4座再生水厂,总规模150万立方米/日;新增5座污泥处置设施,总规模6128吨/日;升级改造74座雨水泵站,抽升能力由每小时38万立方米提高到70万立方米,蓄水能力达到21万立方米。
2016年,北京又实施了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重点进行截污纳管、管网完善。2017年通过临时设施、应急管线、截污管线等综合治理手段,基本消除中心城区33条段112公里黑臭水体,实现全部入河污水截污工作,为全市完成黑臭水体治理阶段性目标做出重要贡献。高安屯再生水厂二期项目于2018年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新增每天10万立方米的处理规模。
在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北京排水集团作为中心城区水环境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主体,与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住总集团等多家首都国资国企强强联合,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
——建成了日处理423万立方米的全球最大规模再生水系统,中心城区11座再生水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出水水质全国最高。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北排槐房再生水厂还获得被誉为水处理领域“诺贝尔奖”的国际水协全球项目创新奖,这是国际水协评选的六大类奖项中亚洲地区获得的唯一金奖。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座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中心,包揽世界前五名。
——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将1至3年一遇统一提高到10年一遇,根本解决了莲花桥、左安门等逢雨必涝的积水问题。
——建设和改造近1000公里管网,完善形成管网系统,提高管网运行保障度。
与此同时,北京水环境治理成果经验也在“走出去”,北京排水集团等首都国企积极向全国其他省市复制。如广西南宁那考河流域治理示范项目,通过整体统筹截污、厂网建设、河道环境修复,突出水环境生态修复,实现防涝减灾、雨水利用、污染治理各方面功能,该项目还获得了2017年全国人居环境奖,成为城市内河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标杆。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孙杰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