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从《骆驼祥子》到《茶馆》,老舍总能用浅显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

2019-01-20 09:20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晚报

北京话是最丰富、最深刻、最俏皮、最泼辣的地方语言之一,这与六朝古都的历史渊源有关,更与这里的多民族聚集有关。老舍先生生长在这座古城,经历了北京由帝王之都变为共和国首都的过程。这一切在他脑中存储、发酵,产生如万花筒般的变化和光彩,进而酝酿为人们公认的“老舍语言”。

作者:孙燕华


四爷过寿 孙之儁

老舍的语言,犹如他在《骆驼祥子》里刻画曹宅女佣高妈说话一样:“永远是把事情与感情都搀合起来,显着既复杂又动人。”且读车夫老马的出场:

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莲蓬篓儿似的棉袄,襟上肘上已都露了棉花……惨白的头发在一顶破小帽下杂乱的髭髭着;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

车夫老马是社会最底层人物的代表,他们的生存既有必要,又似乎毫无价值。有他们,显示出社会的多层面,进而给那些有善心的人们一个施舍的机会;没有他们,芸芸众生也不会有什么失落感。但是,他们是人,是有尊严的人!老舍先生了解他们,爱他们。这段文字绝对是把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和语言描述“搀合起来,既复杂又动人”的典型代表。

车夫老马 孙之儁

老舍的语言还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无论是客观描述,还是说话的口气和用词,无不具有个性。

众所周知,老舍写的“企业家”并不多,《茶馆》里的秦二爷是一位,《骆驼祥子》里的刘四爷是一位。秦二爷一心想以实业救国,他要办“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所以他不在乎眼前的穷人,甚至蔑视“给穷人一碗面吃”的常四爷。

而刘四爷是个很会顺应潮流的人物。书中说: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出了狱,恰巧入了民国,巡警的势力越来越大,刘四爷看出地面上的英雄已成了过去的事儿,即使黄天霸再世也不会有多少机会了。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

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精练的语言简捷又准确地告诉了读者刘四爷的前半辈子是怎么混过来的;就是这父女俩,竟能攒出一套“管理制度”,至于什么制度,书中并未说明。但是一句“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就足够了,能当“经典”,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此外,在平淡的描述和渲染中,老舍先生会突然写出几句击中要害且富有哲理的话,深刻犀利,引人深思。

秧歌,狮子,开路,五虎棍,和其他各样的会,都陆续的往山上去。敲着锣鼓,挑着箱笼,打着杏黄旗,一当儿跟着一当儿,给全城一些异常的激动,给人们一些渺茫而又亲切的感触,给空气中留下些声响与埃尘。赴会的,看会的,都感到一些热情,虔诚,与兴奋。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

这是《骆驼祥子》结尾描写妙峰山庙会场景的一段话。一句“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重重敲击了读者的心灵,也道出了老舍对社会清醒的认识——

他说:“自慰的话是苦的,外面包了层糖皮。”(摘自《老年的浪漫》)

他会告诉你:北平是我的老家,一想起这两个字就立刻有几百尺“故都景象”在心中开映。(摘自《我怎样写〈离婚〉》)

老舍曾说,所谓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古往今来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方式”。语言的表述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在加强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重读这句话,是纪念老舍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最好方式。

 

 

(原标题:老舍的语言)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