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气象专家”土拨鼠预测春天提早到来 美极寒天气将过去?

2019-02-03 09:03 编辑:TF017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2月2日,一年一度的“土拨鼠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庞克瑟托尼进行。尽管美国大部分地区刚刚遭遇极寒天气,但土拨鼠表示,今年的春天会提早到来。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当地时间2019年2月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庞克瑟托尼,第133个土拨鼠日在这里进行。

土拨鼠日庆祝活动起源于一个德国传奇故事,该传说认为,如果土拨鼠在2月2日投下阴影,并退回到它的洞穴,预示还有六个星期的寒冷天气。如果没有看到阴影,春天就已经在路上了。

当天早上7时30分,土拨鼠菲尔迎着日出从洞穴中出现,并没有看到他的影子。

庞克瑟托尼土拨鼠俱乐部主席据说是唯一一个能够解读土拨鼠信息的人,所以每年,菲尔都会坐在它的树墩上,向主席传递它的预测,之后主席再指示副主席阅读纸上的预测内容。

自从1887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土拨鼠一直担负着预报时令的任务。

但实际上,菲尔并不总是正确的,据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菲尔预测的准确性只有40%,它并没有显示出“预测的技能。”

但土拨鼠的训练者却坚称菲尔的预测准确率高达100%——它们只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迷失了。

在300英里外的纽约史丹顿岛,土拨鼠查克也揭示了与菲尔同样的预测。

 

延伸阅读:

此前报道:老天气预报员讲述预报故事:当年预报台风龟鳖也上阵

“哟,台风都这么靠近广东了,明天会不会停课呢?”现在一到台风天气,不少市民只要掏出手机,就能轻松地看到卫星替我们监控的台风图片。如今天气预报员坐在电脑前,看着卫星云图、雷达图像、各地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就能做出关于台风的预报。但在过去,预报员可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有时还要靠饲养乌龟、泥鳅,种些花花草草等“土办法”来预测天气。

一位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天气预报工作的老预报员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以后,广东的预报员主要是靠天气图来预报台风。所谓天气图,就是接收到世界各地的天气报告以后,把这些数据填到地图上,“温度、湿度、气压等等。”画出等压线后,可以看到地球上哪里是高压,哪里是低压。通常来说,台风是个低压区,如果在天气图上出现面积庞大的低压系统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有台风了。有了天气图,还要靠一些辅助资料。当时,国外一些机构会派出飞机探测台风,能够记录最低气压、最大风速等。“一天飞好几次,资料会提供给我们,这样我们对台风就有一定的了解了。”

他告诉记者,除了这些在那个年代还算先进的手段,当时还讲究“土法上马”“土洋结合”,气象部门还要用到一些“土办法”来预报台风。比如,当时气象局大院里专门挖了个池子,用来养乌龟、鳖、泥鳅等,“乌龟什么时候爬出来、什么时候抬头、乌龟壳有没有潮湿,都要留意。”那时预报员会按要求每天记录下这些资料。同时,也会种一些植物,通过物候的方法进行预报。除此之外,一旦有所预兆,“我们还会跑到杨箕涌去访问渔民,问他们觉得会不会有台风来袭。”

卫星云图 洗出来的照片和《广州日报》一样大

到了20世纪70年代,广东气象部门建设了卫星云图接收站,在气象局大院里装起了“大锅盖”。这位老预报员回忆说,这口“锅”挺大的,直径有2~3米,专门用来接收卫星云图。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自己的气象卫星,接收的都是外国的云图。“接收了以后,要像冲洗照片一样把云图洗出来,大小就和《广州日报》差不多,挂到值班室里边,给预报员作参考。”他说,一般每天要接收3~4张,有台风的时候多一点,没有的时候就少一点,“我们看云图的原则是,没有云的地方是副热带高压,有云的地方一片是台风。”

“上世纪70年代最大的变化,是我们开始接触数值预报了。”老预报员告诉记者。所谓数值天气预报,通常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数学及物理学的原理,编制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然后得出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他向记者介绍说,当时气象台已经用上电脑了,他们与广州几个高校的数学系开展合作,成立了研究小组,对数值预报、统计预报等进行研究,这些方式方法也渐渐运用到台风预报上去。后来,他们还参加了国际台风业务试验,对数值预报加以完善。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数值预报效果越来越好了,“各种客观预报方法越来越多,误差越来越小。”他说,从这时候起,数值预报所用的模式逐渐改善、探测手段逐渐丰富,在对台风的了解和判断,都比以前进步了不少。“过去整个广东的气象站只有几个,天气图画出来,定位也不是很准,有时甚至偏差了几十公里,现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长命台风 三进二出南海终生难忘

正是由于过去探测手段不完善,有些台风成了“漏网之鱼”,造成很大损失。比如1968年的6811号台风。这个台风小而强、移动速度快,有些成因特征跟其他台风不同。老预报员回忆说,6811号台风进入南海后,首先经过粤东,“当时汕头的雷达已经很明显地捕捉到台风了,后来我们判断它会往珠三角靠。”结果珠三角的雷达一直没有发现这个台风的踪影,以为它“失踪”了。直到台风快要登陆雷州半岛了,才被湛江的雷达再次捕捉到,这时距离登陆已经不到20小时了,于是赶紧通知当地防风。这个台风最后在1968年9月8日登陆湛江,中心附近风速极值达70米/秒,湛江出现阵风41米/秒,老百姓称为“龙风”。

在老预报员记忆里,7314号台风也是一个“神出鬼没”的台风。在它登陆前的晚上,“登陆点还能看到月亮、星星。”据后来人们回忆,头一天是农历八月十七,中秋佳节刚过,结果这个台风在半夜突然降临,霎时间狂风大作,几乎把登陆点一带夷为平地,登陆时风力达到了18级。

此外,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长命台风”8616。这个台风具有强度多变、路径曲折和生命史特长的特点,居然三进二出南海,路径曲折异常。如今回看路径图,可以见到8616在南海的轨迹可谓“九曲十八弯”。此台风总共盘旋22天,先后三次登陆,四次回旋和五次路径改向,历史罕见。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