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这组数据展现北京回天地区变化,“回天有我”让社区精治自治

2019-02-25 13:24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昌平区回龙观和天通苑地区总共约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80多万常住人口。2018年8月16日,北京正式实施《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回天行动计划实施仅半年时间,回天地区在完善城市功能、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就已获得一定改善,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有提升。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从广大市民需要出发。要坚持统筹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使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便利快捷。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要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推进。北京的发展要着眼于可持续,在转变动力、创新模式、提升水平上下功夫,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努力打造发展新高地。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确定人口总量上限,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对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要系统分析、综合施策。

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布局;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体系;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习近平

龙泽苑社区居民 左朝晖

“回天计划”让问题痛痛快快解决

左朝晖在回龙观龙泽苑西区一住就是18年,以前别人问起他住哪儿,他答“回龙观”的时候特没自信,总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住在一个要啥没啥的“睡城”。是“回天计划”带来的变化,让他和很多居民找到了自信和归属感。

走出家门不出小区,变化随处可见。广场上的健身器材是上个月刚装好的,“以前的器材用了十几年都换不了,一动就嘎吱响,反映了多年都没动静,‘回天行动计划’一来,痛痛快快给解决了。”

实现小区幼儿园普惠园收费,更是解决了孩子们上学难上学贵的难题。左朝晖说:“小区里有位邻居家生了对双胞胎,去年到了入园年龄。可小区里的幼儿园是私立园,俩孩子每月4000多元的托管费让家庭负担不小。”去年8月“回天计划”实施后,昌平区把回天地区的几所幼儿园改为了普惠园,并进行了财政补贴,“我们小区里这所幼儿园的收费降到了每月600多元,现在两个孩子已经顺利入园。”

而说起自己参加的乒乓球队,左朝晖的感受就更深了。乒乓球队是几年前社区居民自发组建的,平时都是自己练习,总希望能有专业培训和指导来提升队员的球技,可社区居委会多年来一直爱莫能助。去年8月,有社会组织来社区调研居民需求,左朝晖就把这个意见提上去了。没想到9月下旬就来了回信儿,外请了专业的乒乓球教练,定期进社区为队员培训球技。“我当时就觉得,居民说的话,政府放心上了,办事效率也高了,一下子就觉得有归属感了。”

左朝晖和很多居民都觉得,在回天地区居住的幸福感越来越强。左朝晖现在就是社区的志愿者,社区很多活动都由他来统筹组织,“我现在就可以非常骄傲地跟别人说:我住回龙观。”

共青团昌平区委挂职副书记 张多

“回天有我”让居民有了归属感

多年前,张多曾经在回龙观住过两年,那时社区活动不多,下班回家就不再出门。“看看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从去年8月底到12月底,回天地区共开展了398场社区公益活动,平均每个月有近百场,至少两万人次参与。激活居民活力、让“睡城”醒来的,正是响应“回天计划”而出炉的“回天有我”社区服务活动。

想要社区居民愿意参与,就必须要有特色项目。经过详细的调研,张多和同事发现回天地区有很多跑团,一到周末就会自发组织起来在社区跑步锻炼。于是,张多就和同事策划了一个名为“回+周末绿跑”的活动,组织居民在围绕街区跑步的同时,增加趣味性,设计一些“寻宝”环节,例如在跑步的同时捡拾街头垃圾,或沿途寻找写有“回天行动计划”相关内容的“锦囊”等。张多没想到,这个活动一下子点燃了回天居民的热情,去年9月份的第一期活动就吸引了超过300人参与。此后“回+周末绿跑”活动每周都会走进不同社区,截至目前至少有3000名居民参与过该活动。

回天地区的居民多以“北漂”为主,而居民在回天地区相聚的节日只有元旦。于是,去年12月31日到今年1月1日,张多和同事为回龙观社区居民举办了“回+跨年”活动。张多说,在活动当天,回龙观地区内共设置了12个主会场,同时还有线上会场,联合回龙观地区20多家社会组织,整合了超过60家机构的资源,在十几个小时内在回龙观轮番掀起跨年高潮,共有65025人次在线上线下参与活动。一场跨年活动,让回龙观居民对回龙观社区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回天大数据

缓解交通拥堵

一批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已经启动或完工。

中滩村路与陈营东桥顺接工程完成并通车,居民可节省2公里路程并避开多个易堵点。

从回龙观到海淀上地地区的自行车专用道已经开工,预计今年有望完工。

北郊农场桥改造、轨道交通13号线拆分等工程也已经开工。

完善城市功能

截至2018年12月,回天地区清水园、华龙苑北里、佳运园等20个小区和单位已经完成自备井置换工程,年置换水量达142.4万立方米,受益人口达5.4万人。

中滩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今年规划安排

2019年“回天行动计划”原定安排33个正式项目,今年再多实施3个。

 

 

来源:北京晚报  叶晓彦

编辑:tf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