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江西文物进首博!三星堆“胞弟”等280余件文物亮相

2019-03-01 16:04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日报

3月2日,三星堆“胞弟”、伏鸟双尾铜卧虎等280件“网红”文物将在首都博物馆粉墨登场,回望吉安数千载。

走进《望郡吉安》展厅,灯影营造出潺潺溪水的感觉,令人仿佛一瞬走入江南望郡。率先亮相的两件文物都是“网红”——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和伏鸟双尾铜卧虎静静陈设在双面透明的展柜里。吉安市博物馆馆长李希朗说:“这次带来了280余件文物,大部分都是一二级文物。有很多文物都已经十多年没有出过江西省地界了,因此非常值得一看。”

双面神人青铜头像一度被网友封为最萌文物。这件文物长得酷似三星堆的标志面具——双目圆睁,龇牙咧嘴。“虽然长得雷同,也都是商代的文物,但两地相隔较远,是否有过实质交流还不确定,也有可能就是巧合。”李希朗说,“这件文物也有自己特色,眼窝下凹,眼球圆凸,内开孔洞。嘴张齿露,中齿铲形,侧牙钩卷,显得比三星堆的青铜头像更狰狞,”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文物两面对称。头顶上是圆形管状,下面是方形的銎。“管銎相通。”李希朗说,“顶上的圆管可插羽冠,下部方銎能装木柄,这种造型和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相通,寓意神人贯通天地之功能。”

伏鸟双尾铜卧虎堪称国宝。文物造型显得很有趣儿: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左右各露一獠牙,突目粗眉,双耳竖立。然而,它背上却伏着一只小鸟,尖喙圆睛,竖颈短尾。“这是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土的文物,学者们推测虎可能是墓主人家族的崇拜对象,或与其家族历史及传说有一定的关系”。也有人认为虎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有关。“猛虎和小鸟的构思让人觉得很奇妙。”李希朗说,“这种造型在当时有着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至今仍是谜,并没有定论。”

展厅中,还有很多有故事的文物。比如一件牛角兽面纹铜镈为确立镈起源于南方的说法提供了依据。一位讲解员介绍,镈是大型打击乐,从中原地区的铜铃发展而来。这件文物器身所装饰的燕尾纹是新干青铜器的特色标志。鸟形的扉棱是赣江流域青铜器的一大特色。有学者认为大概在商早期,中原地区的铜铃传到长江以南,后来当地尺寸不断变大,变成了用捶打击的镈。这件文物是此类器物出土时代最早的考古发掘品。

该展览将持续3个月,观众可以免费到首都博物馆参观。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冕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