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艺绽

杨立新对话张艳秋:两家老牌人艺,竟都为这一个事犯愁!

2019-03-12 15:33 编辑:TF017 来源:艺绽

“北京的四合院儿,天津的小洋楼”,京津两地相隔不远,但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尤其是两地的语言都非常有特点,京片子好听,天津话就像是在听相声。

话剧《蛐蛐四爷》

作为两个城市最重要的剧院,北京人艺和天津人艺都分别以京味儿话剧、津味儿话剧见长。北京人艺有《茶馆》《窝头会馆》《小井胡同》《龙须沟》,天津人艺则有《蛐蛐四爷》《闯江湖》以及本周将参加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的《海河人家》。

演出前夕,北京人艺著名演员杨立新和天津人艺演员剧团团长张艳秋一起聊起了京腔津韵都格外感慨。

杨立新和张艳秋 李春光/摄

杨立新和张艳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没有上过专业的艺术表演院校,都成长于各自剧院的学员班。杨立新是1975年进入北京人艺学员班,而张艳秋则是1987年进入天津人艺最后一届学员班。

两位表演艺术家都笑称自己的学历比较低,只有中专文凭,但得益于剧院培养体制,他们是看着前辈的戏,在舞台上摸爬滚打长大的。杨立新的舞台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而张艳秋是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也是天津人艺演员剧团团长。

学员班招生,无论是天津人艺还是北京人艺,招收的都是当地生源,他们说地方话自然是没问题。

杨立新 李春光/摄

演自己的身边事对年轻演员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杨立新说,自己当年就害怕站在舞台中间,总觉得跑跑龙套就行了,直到他在《小井胡同》中出演戏份较多的“小力巴儿”,才得到剧院前辈的认可。他认为,这个角色自己之所以能够塑造到位,正是因为学的是自己身边曾经接触过的人,“脑子里有形象,演起来就容易多了。”

话剧《小井胡同》

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北京人艺、天津人艺都不再开设学员班,转而向各大艺术院校招新。艺术院校招生都是面向全国,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这些年轻人说普通话没问题,但是要将方言说到位还是比较困难,他们学说的北京话、天津话背后还带着自己的地方口音,而且地方语言的许多微妙之处,如果不是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仅靠学是学不来的。

比如天津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归哏儿”,意思就是当生活中遇到苦事儿、难事儿、麻烦事儿、生气事儿,都给它“哏儿”上,就是最后都落实到幽默上。这种“哏儿都”气质,仅靠学习方言是很难贯通于表演中的。

张艳秋 李春光/摄

张艳秋说,现在天津人艺,外地演员占一半儿,山东的演员学说的天津话蒙蒙外地观众还行,本地人一听就露怯了。

而在北京,学习北京话容易,要想有“天子脚下”那份儿独有的大气、自在、什么都不吝的脾气秉性,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培养成的。前不久,梁冠华在谈到《茶馆》的传承时就曾提到,如今北京人艺的男演员中北京人只有五六个,很难撑起《茶馆》这样一出大戏。

近几年方言戏剧巡演非常多,比如陕西方言的的《白鹿原》、四川话的《茶馆》,有时候对外地观众的确是不小的挑战,《白鹿原》就选择了现场用字幕机“翻译”为普通话。张艳秋表示,津味儿话剧在天津演出想缩(说)嘛缩嘛,但在外地演出时就会加入一些外地人更容易听懂的“天津官话”。

以《海河人家》为例,剧中孙大爷有句台词,在天津演出时说的是:“你们为嘛抓人呢?他四偷了、撒了,恁么了?”

在外地演出时就会说:“你们凭什么抓人,他是偷了、杀了,还是怎么了?”

杨立新说北京人艺的演出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比如《窝头会馆》中的词儿比较密,很多都是老北京话,说得还非常快,也有人担心观众会听不懂,但最后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北京方言,还是决定坚决不改,“听不懂的观众可以二刷嘛!”

话剧《窝头会馆》

现场也有观众询问能否再恢复学员班培训的方法。张艳秋表示,那只是当年特殊年代人才匮乏时的特别手段,如今再想恢复困难比较多,而且学员班只有中专文凭,现在的年轻人肯定也接受不了,解决方法只能“下回节目再说”了。不过,她特别提醒,3月14日、15日来京演出的《海河人家》其中大部分演员都是天津人,津味儿绝对地道。

来源:艺绽

作者:牛春梅

编辑:晴二

图片:李春光等

监制:李红艳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