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哥哥离世,妹妹捐出3万元剩余善款给了需急救的14岁男孩

2019-04-03 17:10 编辑:TF017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3月30日,四川通江一女子前往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将哥哥生前剩余的3万元善款捐给了急需用钱的14岁病重男孩。据了解,男孩生病12年,欠下10多万医疗费用。男孩母亲收到善款后,含泪感谢,并向捐款女子打了收条。

2019年3月30日早上7点,通江女子严月琴和丈夫唐彬山从通江县泥溪镇出发,乘车抵达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他们来到通江男孩小秦的病房内,将一叠厚厚的钱交给了男孩的母亲李俊兰。

“大姐,这是我哥哥生病时爱心人士捐的善款。哥哥医治无效去世,剩下的三万元钱,我们现在捐赠给你。”唐彬山说。李俊兰拿着厚厚一叠现金,掩面而泣。

严月琴向记者介绍,自己是四川省通江县唱歌乡人,现嫁泥溪镇;生下来不久,妈妈就离开了家,爸爸严于刘两年前因病去世,只有48岁。哥哥严新春,22岁,是她唯一的亲人。2019年1月,严新春被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数万网友伸出援助之手,短时间内就凑了近10万元,但是严新春仍于3月23日病逝。

严月琴表示,还剩余3万元善款,希望捐出这3万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小秦的病情急需用钱,严月琴也是近期才知道。小秦今年14岁,是四川省通江县板凳乡人。

小秦的母亲李俊兰介绍,两岁时,小秦身上总是有些红点点,后被确诊为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血液疾病,骨髓的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小秦表现为贫血、出血和频繁感染。

2018年8月20日,生病12年的小秦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血液科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术后转到通江县中医院,后病情加重,又于2019年2月13日再次转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血液儿科护理一区接受治疗,已欠费15万余元。

对于严月琴捐出的三万元善款,李俊兰在病房里含泪道谢,现场向严月琴夫妇写了收条。

延伸阅读:

致敬!这对老夫妇捐出150万元毕生积蓄

无独有偶,这对老夫妇为了青年学生和患病儿童,一生清贫,捐出毕生积蓄。

4月2日,88岁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郑儒永院士和老伴黄河研究员,将毕生积蓄150万元捐赠给中科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永久性“郑儒永黄河奖学金”,用于激励青年学子。

郑儒永1931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父亲是我国著名金融家、银行家郑铁如先生;1953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科院真菌植病研究室,历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郑儒永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道了我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种;1987年主编完成《中国真菌志—白粉菌目》,成为国际公认的白粉菌目检索书。

时至今日,郑儒永关于白粉菌科的属级分类系统,仍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1999年,郑儒永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郑儒永的老伴黄河,同为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资深科学家,如今已有90岁高龄。

郑儒永夫妇没有子女,他们二老的人生岁月,几乎都献给了科研工作。

郑儒永有一台很“古老”的显微镜,她每天陪伴显微镜的时间,甚至超过了陪老伴的时间。在显微镜前忘我的工作,使得郑儒永患上了骨质疏松和腰椎半滑脱症。

2004年,她的脊柱被钉上了2根钢柱和9颗钢钉,医生告诉她:每天只能坐一小时,其余时间只能站着或者躺着。

从那时起,郑儒永基本无法坐着工作。当时已73岁高龄的她,垫高了自己的办公桌和实验台,每天站立8个多小时,无论是观察显微镜还是撰写论文,无论是手绘真菌图谱还是查阅文献,

都是站立完成。

这一站,就是15年。

时至今日,郑儒永仍然每天坚持工作,培养学生,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

2012-2018年,郑儒永先后向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三次捐款共30万元,用于贫病脊柱患儿的手术救治。

她为了青年学生和患病儿童,倾其所有、慷慨解囊,夫妻二人的生活却非常简朴。

郑儒永院士说:“国家培养了我,中科院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

成就斐然,却淡泊名利;如此高龄,仍心系家国。

致敬!

 

来源:综合成都商报、新华社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