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科技

大科学家拥有科普心!给科普网红短视频把关,并关注“小儿科”

2019-04-08 13:34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晚报

不久前,抖音短视频请来了几十位国内顶级的老科学家,让他们进入顾问团、专家团,给科普网红们的短视频把关,并开设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准备开展科普实践拍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学博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看到这一长串专家名单头衔,不由让人吃惊,这么多“白发先生”们,都有一颗颗为了普及科学知识蓬勃年轻的心。

金涌

科普短视频作者超两万

在中科院物理所的抖音账号,一则“用电磁学库仑定律分析异地恋”的短视频已经收获了超过258.6万点赞量。在大学物理老师、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陈征的抖音账号里,他用玻璃片演示“被束缚的电子”放电产生的电流形成“束流树”的过程,让网友们感叹科学不仅有严谨、逻辑等魅力,更有独特的科学之美。“我们平常吃的草莓不是它的果实而是它的花托?”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王康主任一边吃着草莓,一边给大家科普吃草莓这件小事,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中国空军指挥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邦年教授会在屏幕那端,把企鹅一家的故事叙述得温馨感人;著名的云无心博士,曾是《舌尖上的中国》的首席科学顾问;北大医学博士、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徐宏俊医生,把专业知识和我们在生活中传播的那些养生帖子结合起来:黑芝麻的秘密、你排的是什么毒……这些顶级专家们短视频辟谣不含糊。

此外,由中科院物理所发起的话题《谁说科学不抖音》,整体浏览量已高达2200万。抖音与中国科技馆开展的“科普之夜”活动,播放量达10.5亿次。平日里高大上的科研机构,把只能在线下场馆做的实验发布到线上供大家观看。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中国科技馆通过抖音官方账号“神奇实验室”已经有超过160万点赞。目前,抖音平台活跃的科普短视频作者已超过两万名。

运营人员分析发现,在这些科普内容中,“越硬核的科普内容,越受粉丝欢迎”,从内容点赞率数据看,科普作者粉丝的黏性,远高于平台作者的平均水平。

大科学家关注“小儿科”

想到科普工作者,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些活泼开朗的中小学老师或教育志愿者,觉得他们是科普的中坚力量。确实,很多中青年教育工作者,都是科普的“一把好手”。但是如今,已有越来越多顶级的大科学家、老科学家,都以专业严谨加包容开放的姿态,进入到科普大军中去,甚至不惜用年轻人、孩子们更接受的新潮方式展现科学和科学家的魅力。

如果你在抖音里搜索“科普”二字,会弹出一长串的相关账户名单,比如拥有将近80万粉丝的“科普中国”,在里面不时出镜的除了一些作为代言人的一线影视明星,就是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这些“老人家”参与拍摄的短视频的点赞数和评论数,不但完全不输明星,甚至还远远领先。曾经的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站在巨大地球仪边录制的一则简单朴实的祝大家春节快乐的拜年短视频,就拥有4000多个赞,他也是“科普中国”的形象大使。

再比如“中国科普博览”里,一条纪念FAST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先生的视频,拥有5.7万个赞,大家纷纷留言评论向老科学家致敬。“大科学家来了”里,空军指挥学院的徐邦年教授的一则寄语,6.4万个赞,近2000的评论。还有个60多岁的英国牛津博士老外,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也在中国的短视频平台直播化学实验,迅速吸粉百万,着力于为更多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孩子们科普。

再看看那些有趣的科普小视频,一个零下35摄氏度肥皂泡结冰的梦幻过程,就拥有54.5万个赞和6000多个评论;一个不会破的泡泡视频,妥妥的40.7万个赞,3.6万个转发;一个光的折射的幼儿科普实验,15.2万个赞。人们对于看似遥不可及的科学知识,始终充满着好奇和追寻之心。

科普二字,在中国顶级老科学家们心中的分量,早已越来越重。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家匡廷云在接受成为抖音科普顾问时表示:“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除了科学研究,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任务外,对整个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去在科技界,科普往往被看作在科研上没有前途的人才去做,在一些有成就的科学家来看,科普是小儿科,做了丢人。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科学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科学传播更是科学家的义务,多媒体信息平台让科普手段发生巨大变革,会引发不可预估的社会反响。”

希望同行都成

“科普网红”

“科学院的院士可以保证传播内容的本身,是肯定符合科学的,不是伪科学的,这一点是科普传播的首先要素。”作为科普短视频真伪的“监督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金涌强调。同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也是科普短视频专家团成员之一,他也非常赞同金老先生的话:“本来我们并不了解活泼搞怪的‘抖音体’,以为它就是年轻人用来娱乐的夸张的表达手段,然而后来得知科学知识也可以通过短视频快速传播开来,我们都是支持的态度,我们不反对同行成为‘科普网红’,但我们反对伪科学的,似是而非的东西去传播,去误导大众。我认识有的90多岁的老院士,都愿意在网上传播科普知识,让更多偏远地区青少年受益。”

因为从小喜欢在野外“乱跑”,成绩优异的邓涛选择了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

因为从小喜欢在野外“乱跑”,成绩优异的邓涛选择了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他觉得可以去大自然里做“研究”,特别适合自己的个性。邓涛自认为自己“掌门”的古动物学科,非常适合科普,也非常适合拍成短视频,孩子们会非常喜欢。在他看来,科学并不神秘,自己和同事们去偏远地区科考的实况,以后可以用视频和网络的方式,向广大公众科普。

接受记者采访时,邓涛的抖音短视频账号已经开设,他表示自己工作的内容太多值得拍视频,特别期待今后的短视频作品与公众见面,就是担心自己拍摄和剪辑的技术不行。对于拍摄内容,邓涛有很多想法:“比如我们去青藏高原那次科考,每个专题都可以做个几分钟的视频,比讲半个小时科普课形象多了。还有一次我们去和田考察遇到刮大的沙尘暴,沙漠公路刹那间变成沙的河流,PM10值为七八千时候的样子,拍成短视频,那肯定非常震撼,肯定会让人们直观感受到环保的重要、大自然的威力。再有就是比如我的同事们复原化石,给化石做CT扫描,也特别适合做成科普短视频。”

邓涛觉得,科普短视频可以在调查受众兴趣后,考虑更接近生活,或者根据最近流行的热点,追随热点拍摄短视频。“我对尝试更多科普形式非常期待,科学家们讲课一年能有多少人来现场聆听,而一个科普视频放在网上可以传播给多少人、多远的人看到学到,那应该是爆炸性增长吧。”

注意儿童科普

传播内容

还有一点吸引邓涛关注短视频科普的原因,是因为孩子们需要表现形式活泼的科普方式,晦涩的知识可以变成有趣好玩的视频。但他比较担心的是,现在民间一些科普短视频作者,光有热心不行,只专注突破形式也不行,知识一定要正确,内容要严谨,不能过分调侃。“我们常说,100多年来孩子们的爱好变了很多,但对于星空和恐龙的好奇,几乎从未变过。我看到有些科普短视频里,管侏罗纪的翼龙、鱼龙都叫恐龙,其实都不对。深入浅出的把科学知识讲给孩子们听懂是最难的,打比方要形象,又要准确,需要科普工作者们下硬功夫。”

另外,成人科普和儿童科普有很大的不同,成人更关注实用性、功利性,比如怎么保养身体等知识,而孩子们更偏重因好奇而单纯地去掌握知识、了解世界。在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家长应该参与进来,和孩子们一起体验观看,如果家长愿意和孩子一起做实验、看展览,那就太好了。“你看我们的古生物博物馆,不少家长呼吁多安装一些座椅,想着孩子去看展览时自己能坐着,我觉得不如家长站起来走起来,陪着孩子一起多去认真看看展览。”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孟环 文并摄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