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从哪来回哪去! 福州霸气将850吨走私洋垃圾退运出境

2019-04-15 16:52 编辑:TF017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记者15日从福州市人民检察院获悉,历时近一年的一起跨国废物走私案已经告一段落,这是福州检察机关成功办理的首例走私废物退运出境案件。

图源:东方IC

日前,在福州马尾港,最后一批装载危险废弃物的集装箱吊装完毕。随着货轮缓缓驶离码头,福州市人民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处的检察官们终于舒了口气。

2018年5月,福州马尾海关缉私分局发现一批由印尼发出并从马尾海关入境的“氧化锌”存在固体废物嫌疑,立即启动侦查。鉴于涉案货物数量巨大,涉案人员多,马尾海关第一时间与福州市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处取得联系。

认定走私废物罪的关键,是涉案货物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废物。

“涉案货物系危险废物。”第三方鉴定结论明确后,检察官开始将关注焦点锁定在货物来源上。七天的审查逮捕期限内,承办检察官审查完近百卷案卷,从中厘清涉案人员上下游关系并将其与货物买卖凭证一一对应,随即批准逮捕了其中5名犯罪嫌疑人。

据介绍,受非法利益驱动,犯罪嫌疑人鹿某、游某等人明知锌灰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仍从印尼某炼钢厂收购锌灰,即炼钢过程中集尘装置收集的粉尘,销售给国内工厂加工成锌焙砂牟利。

“希望检察官能协助配合将扣押在码头的850吨固体废物清理走,囤积在码头的货物刺鼻难闻,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周边也时时处于危险状态中!”在福州市检察院与马尾海关召开的联席会议上,福州马尾海关缉私局负责人呼吁。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我们将推动犯罪嫌疑人将这批‘洋垃圾’全部退运出境。”福州市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处处长陈森当场应诺。

时不我待,一方面,检察官在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环节的讯问中向犯罪嫌疑人介绍福州市生态修复与认罪认罚从宽相结合制度,帮助当事人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鼓励当事人积极退运废物,修复受损生态,争取从宽处罚。

另一方面,检察机关积极与马尾海关缉私局沟通协调,监督指导犯罪嫌疑人提出、完善退运方案,确保危险废物全部退运出境。

犯罪嫌疑人表示愿意自费退运废物回印尼后,检方与犯罪嫌疑人在律师见证下签订认罪认罚从宽具结书。

锌灰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包括氯气以及部分重金属在内的有毒气体,严重威胁空气、水源、土壤等的安全。

延伸阅读:

中国拒收“洋垃圾” 一年了,东南亚国家开始跟上步伐

世界各国逐渐达成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共识:一切发展都不能以环境和人民的健康为代价。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最终只能害人害己,只有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真正迈向清洁美丽的世界。

最近,东南亚的垃圾“爆仓”了。自去年中国率先宣布禁止“洋垃圾”入境后,长年把中国当“垃圾桶”的西方国家没了辙,一些国家把一座座“垃圾山”贴上固体废料的标签,贸易转运到泰国、越南、马拉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但随着东南亚国家环保意识和发展观念转变,各国也相继开始限制垃圾贸易进口。全球垃圾处理体系开始调整,中国的倡议正在逐步被世界接受。

九十年代末。广东,贵屿镇。

空气中充满了烧焦的电线和皮革的味道,逼仄的街道里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线圈、电池和手机屏幕。狭小的手工作坊鳞次栉比,操作间里的工人熟练地将各种电子废品分类、拆解、熔炼、酸洗……

资料图:贵屿镇,工人对电子废品进行手工拆解。

成千上万的货船满载着来自欧洲、日本、北美的电子垃圾来到这个被称为“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的潮汕小镇。对村里的大部分人来说,电子废品的回收手艺既是他们的谋生手段又是发家之路。据统计,贵屿拆解电子垃圾鼎盛时期每年产值近1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上缴税收1000万元。

然而,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发出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贵屿也为急遽发展的繁荣付出了巨大代价。十几年间,土壤污染、鱼虾绝迹,一个蓝天白云的小乡村变成了乌烟瘴气的大工地。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贵屿6岁以下的乡村儿童有81.8%都患有铅中毒病症。

贵屿,是诸多乡镇废品加工企业的缩影。改革开放之初,为缓解原料不足,中国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由于缺少严格、明确的废品收购准入规则,大量“洋垃圾”进入国门。从1995年到2016年,中国的年垃圾进口量在二十年间翻了十倍。据商业咨询机构China Briefing的数据,仅2016年,美国废纸出口中就有三分之二以上直接送到中国;而欧盟27国中,87%的再生塑料直接或间接运至中国。

固体废料对环境的危害,各国政府早有所警觉。早在1989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就签订了旨在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中国于1991年正式签署。但是公约对于“要求各国采取合理的管理废物的措施”没有明确的含义,加上一些大国并未参加,在实际运行中公约成为一纸空文。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很多贸易商不惜铤而走险,甚至走私贩运“洋垃圾”。

2017年4月18日,北京。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三个月后,中国正式通知WTO,将在2017年底前紧急禁止4类24种固体废物入境,其中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洋垃圾”。

消息一出,可急坏了欧洲人美国人日本人,要知道,这些高收入国家的人口虽然只占世界人口的16%,却制造了全球34%的垃圾。垃圾多了,不但占地方,还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绿色和平”组织根据美国普查机构的数据统计发现,2018年上半年,美国有一半的塑料垃圾都出口到了泰国,总量超过了9.15万吨,是2017年全年的20倍。

泰国发现不对劲,前几天,泰国国防部官员说了,目前泰国已禁止进口422种电子垃圾,并决定从2021年开始完全禁止从国外进口塑料废品,加上先前马来西亚和越南也跟着中国宣布限制“洋垃圾”进口。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进口“洋垃圾”虽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一定经济收益,但长期来看却要承担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环境压力,得不偿失。

历史上,繁盛一时的全球垃圾贸易链源于发展阶段和发展理念的不平衡。一方面,发达国家环保政策较为严苛,在本土处理固体废料的成本较高,有垃圾外运的动力;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环保政策宽松,经济发展粗放,从垃圾中提炼金属、塑料等工业原料比自主生产成本低,因而有垃圾进口的需求。于是,发达国家将固体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处理、回收、再利用的模式被认为理所应当。

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产业分工不仅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也削弱了发达国家技术革新的动力。英国回收协会首席执行官西蒙·埃林(Simon Ellin)认为,禁令是好事,一方面可以倒逼更多的资金投入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也能倒逼从商品制造到垃圾处理的整个产业链进行更新。

今天的贵屿,垃圾处理已经转化为集中拆解和控制污染,家庭作坊式的拆解散户统一进入了循环经济产业园;今天的中国,也不再需要洋垃圾来填补原材料的短缺,通过自己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就可以弥补中国一些资源短缺。

从进口洋垃圾到禁止洋垃圾,政策的转变体现的是中国发展理念的转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环顾世界,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并加入到共建循环经济的行动中。澳大利亚此前有官员表示,计划到2025年实现包装材料百分之百可回收利用;欧洲议会2018年10月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立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世界各国逐渐达成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共识:一切发展都不能以环境和人民的健康为代价。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最终只能害人害己,只有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真正迈向清洁美丽的世界。

保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网、人民网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