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首都国企开放日市民走进企业,上百条线路迎客来!

2019-06-02 13:50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今天上午,“辉煌七十载,再谱新华章”第四届“首都国企开放日”启动仪式在北京电控牡丹集团举行。

据了解,本届开放日活动当天全系统共有48家企业打开大门对市民开放,开放线路总计126条,其中,北京市属企业35家,中央在京企业11家,区国资委隶属企业2家。开放线路总数达126条,其中包括18条外埠线路、2条境外线路(香港、澳门)、1条国外线路(莫斯科)。今年有61条企业新开放线路与市民见面,占开放总数的48%。具体线路类型含重大建设项目11条、民生项目32条,名牌老字号12条,文化产业11条,博物馆展厅17条,高科技产业4条以及其他类型线路39条。

在牡丹集团主会场,5G+8K智慧融媒体工程测试车亮相。测试车由牡丹集团和北电科林共同开发研制,是国内首台通过5G网络实现8K超高清视频直播的特种车。车载智慧融媒体系统可以开展8K、4K、VR、网络直播、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视频内容的生产,为5G传输系统和8K终端显示产品提供标准化、商用化验证手段,实现5G+8K超高清视频直播和网络融合的全链条示范应用。

本届“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以“辉煌七十载,再谱新华章”为主题,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首都国企的巨大变迁和辉煌成就,进一步深度挖掘首都国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唱响首都经济的新时代强音,宣传新时代、新国企、新风貌,以实际行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近年来,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动调整、改革、合作、创新,国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北京市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1至4月份,市管国企实现营业收入4959.1亿元,同比增长11.3%;利润总额300亿元,同比增长23.8%;上缴税费总额533.2亿元,同比增长15.4%,截至目前,市管国企的资产总额突破5万亿元,是2010年底的3.16倍,提前两年完成了4.7万亿元资产总额目标。

北京公交集团

市民体验公交场站睡眠仓

今天上午,首场北京交通开放日暨第四届首都国企开放日在北京公交集团举行,现场共有400余名市民代表参加。

“哇!睡眠舱?公交场站也有睡眠舱?这个我得试试!”在公交老山场站,一名公交迷兴致勃勃地钻进睡眠舱体验起来,更多的参观者在旁跃跃欲试。乘务员王晓梅介绍,如果遇到单班的情况,中午休息时就可以用到这个睡眠舱短暂休息一下。 “舱里面有空调、有手机充电口,白天拉上舱门就能睡个午觉。”

老山场站是1路公交的终点站。刚踏入公交场站,大家就被眼前“中国红”纯电动公交车所吸引,迫不及待围着车辆转来转去,你一嘴我一语的抢着提问。据工作人员介绍,1路公交车外观为仿生海豚造型,颜色采用的是中国红,寓意着红红火火,整车外观彰显高贵、大气。

走进调度室,宽大的电子显示屏让大家眼前一亮。工作人员介绍了班前智能教育系统,职工上班签到、日见面叮嘱教育等实现无纸化办公;在调度室展示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智能调度系统,通过主调度界面、GIS地图、模拟图、视频监控,实现场站监控全覆盖,其中红外监测功能可以实现火情报警,智能钥匙柜与酒测系统相连,实现刷卡领取钥匙,让整体工作更加科技化、智能化、一体化。

在技师工作室参观环节中,1路仿真模型备受欢迎,参观市民纷纷端坐在驾舱中拍照留念,体验了一把驾驶大公交的感受。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市民还参观了先后党员活动室、心灵驿站。据介绍,技师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通过几代公交人不断专研业务,近几年来研发出防冻液加注机、车厢导游式服务、机舱清洗机等创新研发项目和设备。

据介绍,此次国企开放日,北京公交共开设1个主会场和5条参观线路。其中,主会场设在北京公交大厦西侧场站,5个参观站点分别设在调度指挥中心、老山场站、北苑保修厂、巴沟有轨电车车辆段、前门“铛铛车”站台。分设线路的参观方式,使市民得以近距离感受科技公交、真情公交、绿色公交、美丽公交、文化公交,全方位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公交在服务市民公共出行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在活动现场,北京公交集团还发布了《2018年北京公交社会责任报告》。去年北京公交年客运量达到30.17亿人次,运营了常规公交线路856条,夜班车线路36条,多样化服务线路465条次。同时进行安全检查38万余车次、安全培训8000余场次,实现乘务管理员100%全覆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占比达到69.07%。

王致和公司 腐乳凝聚劳动人民智慧结晶

腐乳是传统的特色美食,虽然很多人爱吃,但是腐乳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腐乳有什么奥妙和营养?除了佐餐下饭,腐乳还能做成什么美味佳肴?今天,60多位市民走进首农食品集团王致和公司、走进全国首家以腐乳为主题的科普展馆——北京市腐乳科普馆,了解350年老字号王致和的历史、传承与创新,感受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与独特美味。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市民走进腐乳科普馆,大家一边听着王致和的历史故事,一边观看旧时制作腐乳的沙盘模型,好像“穿越”回“王致和南酱园”。公司总工程师王丽英告诉大家,今年,“王致和”品牌已经有350周年历史。来自海淀区西王庄小区的居民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今年50岁,从小就吃王致和的腐乳,而且全家都是王致和的“粉丝”。“一块小小的腐乳,凝聚着几百年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叹为观止。以前只知道腐乳好吃,现在还了解了腐乳有这么多营养,被叫作‘东方奶酪’。看了腐乳制作的过程,特别惊讶,这么一小块腐乳要经过这么多一丝不苟的过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匠心工艺。”参观了腐乳博物馆,赵女士也对王致和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在腐乳的口味居然有这么多种了,而且越来越符合大家少盐的健康理念,我发现我对王致和的印象太片面了,今天有了全新的认识。”

现代生活中,“王致和”腐乳以多种佐餐、配菜、调味方式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一百年前,“王致和”腐乳在百姓生活中又是什么样的角色呢?由科研人员自编自导的腐乳营养知识穿越科普剧,向嘉宾们展示了百年前的人们是如何口口相传、爱上这一民间美食的。科普剧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市民的阵阵掌声。视听感受之后,市民们来到体验区,在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贾长斌、陈宏的指导下,大家亲手体验了腐乳的制作过程:磨豆制浆、摇包滤浆、点卤压榨、摆块、搓毛、装瓶……一系列的工艺技巧体验让大家兴致盎然,有的甚至是一家老小齐上阵忙活起来。尤其是与辅料——红曲的“亲密接触”,更是释怀了大家谈“红”色变的顾虑,完全明白了王致和的红白青方腐乳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均使用天然原料的安全匠心工艺。

亲自体验了古法腐乳的制作艰辛后,“王致和”的工作人员为大家带来了三道家常腐乳菜——“黄金搭档”、“玫瑰之约”和著名的小吃炸臭豆腐。“黄金搭档”营养丰富的鸡蛋与臭豆腐的组合让品尝嘉宾爱不释口。“玫瑰之约”是用红腐乳的汤料和面,然后做成美轮美奂的玫瑰造型小面点,这道又好看又好吃的面点获得了小朋友们的一致喜爱。炸臭豆腐则是使用王致和的特殊工艺制作的炸臭豆腐干。观众们纷纷掏出手机全程拍摄拍照,打算回家就试试,“以前只知道用腐乳配粥、配馒头,这次知道了腐乳还能做菜,还特别好吃,必须回去试试。”

首农食品集团王致和公司总经理吴栋栋表示,今后王致和还将继续发扬诚信、创业的精神,在腐乳的质量、技术等方面做到极致,丰富其他调味品类,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

铜牛产业园 服装定制车量体裁衣

今天铜牛电影产业园也迎来不少前来参观的市民。园区入口摆放着的一台标志着铜牛集团针织行业特色的针织老设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个设备在给时尚的园区增添了传统工业痕迹的同时,也引得市民们纷纷与其合影留念。

在杜比全景声影院,市民们观看了形式多样的家庭亲子影片,领略了电影艺术的超凡魅力。来到铜牛电影艺术空间外,市民们的目光被铜牛移动智能定制车所吸引。记者看到,这一台定制车就是一个移动服装定制间,穿上量体衣站在指定的位置,两到三秒钟,人体身上近百个数据信息就会被精确地扫描出来。据介绍,目前这样的移动智能定制车有三辆,开始为团体定制提供服务,以后还将为更多的市民服务。量体师张先生介绍,这样的定制最快可以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价位三四千元起步。在铜牛校服定制中心,市民观看了铜牛集团软件企业自行研制的“铜牛校园”服装定制软件是如何工作的。讲解员介绍,铜牛目前为北京近五十所学校定制校服。讲解员以为后南仓小学定制的校服为例说,现在的校服要从版型、工艺和面料上来考虑到学生的生长发育。

 

 

来源:北京晚报  李博 于建 本报记者

摄影:阎彤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