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出国生活多年,却被一套餐具搞蒙,中外文化究竟有多大差异?

2019-07-04 00:48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从北京到巴黎,途径美国和英国,曹思予在他人的眼光中重新发现了她自己的文化和她的中国人身份。一本简单的,令人愉悦的,同时又充满智慧的书。”——比利时法语区电视台 (RTBF)

作者:曹思予


去美国上学是我第一次出国生活。在那之前,我对美国的认识不过停留在麦当劳,美剧和后街男孩组合。临走前,我和母亲一起收拾箱子,我们一边想象着未知的生活,一边商量着该装些什么。挑来挑去,最后选了荞麦皮枕头,转换插头,饭盒筷子,羽绒服,常用药,还有一罐炸酱。现在想想,我那塞得满满的行李箱其实就是一个压缩了日常生活习惯的“保险箱”。到了美国才发现,不只是插头需要转换,生活的各种细节都发生了变化:人们见面打招呼要拥抱,并露出一个巨大号的笑容。除此之外,饭量和衣服号码都是巨大号的。除了生活习惯,在价值观念上也有出入。美国的老师总会先说好的地方,再说可以提高的地方,让我这个惯了自我批判的人无所适从。在国内,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美国却常常遭到拒绝,因为很多人不想承认自己“老了”。关于家庭,在美国子女很早就和父母分开住,更有一些家长等到孩子开始上大学就彻底切断经济支持,迫使孩子们必须自立。相比之下,我经常感觉美国同学的家庭观关系比国内淡薄很多。但同时,这也使得亲人之间不会用道德互相捆绑。

离开美国以后,我去了英国,两年前又到法国。本以为在国外数年的生活经历可以让我从容地应对法国的新生活。而第一次行法国贴面礼的时候,如此近的距离顿时让我的脸涨得通红。第一次被人邀请吃正式的法国大餐的时候,我盯着面前琳琅满目的餐具愣了好久,不知道该用哪个。去年夏天我和父母去法国南部旅行,每一次走进餐厅之前服务员都会问我们坐在外面的露天座位还是餐厅里面,父母都会异口同声的说“里面”,外面太晒。而法国人却都顶着墨镜抢着在外面晒太阳。在法国,正面和直接的辩论是很常见的表达方式。刚开始的时候,每当看到两个朋友或者家人之间争得面红耳赤,我总是觉得别扭,想去中间协调。后来发现他们热衷于此,大部分的争辩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并不会因为意见不同而伤害个人感情。

在国外这些年,除了我对外面世界的观察,也遇到了很多对中国文化很好奇的外国朋友。他们会主动问我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中国的污染真的很严重吗?”“中国人是不是什么都吃?”“中国人为什么不注意保护隐私?”他们的问题总会把中国人做为一个单元,而我回答这样问题的时候,却经常以“我”做为句子的开头。此外,一谈到中国,总会有很多反复出现的大而抽象的词汇。搜索一下便不难发现,这些往往是各大媒体上的高频词汇。对于一个没有在中国生活过或精通中文的外国人来说,很难接触到的真实的、多样的、不断变化的中国人的生活。同样地,对于只能通过媒体和旅游了解外国的中国人,对外国人和文化也有很多的成见。比如,以前觉得法国人很“浪漫”也很“懒”,但是两年生活下来,发现周围的法国人并没有我们脑海里想象的那种绅士般传统式的浪漫。虽然法国假期的确很多,但也有很多在工作中很高效能干的员工。人们常常会以为,在信息爆炸和交通和网络如此发达的年代,不同文化对彼的了解应该远比从前更加丰富和真实。但亲身经历告诉我,我们和外国人在彼此眼中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出自于想象。虽然我们所依赖的信息并虽然在数量上比从前丰富,但却不一定比从前更加可靠和准确。当我们在看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可能想到的是他所属文化的整体,一个概括的类别,而不是一个有着独特个性和思想的“人”。当我走在巴黎的大街上,当一个法国人看到我的时候,他看到是“中国人”,而不会看到“我”作为中国文化环境中的一个个体。正是这些片面而抽象的信息与多元而具体的现实之间的差距造成了文化间的误解与成见,同时也激起了我对跨文化交流的好奇心。

从2016年底开始,我开始创作名为“小眼睛”漫画,通过图像和文字的形式分享我在国内外生活中遇到的不同情景,并通过它们比较中外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异同。一杯水,一双筷子,一句问候——每个生活细节都是灵感。“小眼睛”漫画里没有“黑”与“白”的观点,而强调的是文化间的“同”与“不同”。一开始,我只是单方面的想去分享我的观察,而随着画的积累,我开始陆续收到读者的留言和反馈。一个在中国生活的外国留学生说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结账的时候总要“打架”。一个法国人说,他一直觉得中国人没有礼貌,近了商店从来不会打招呼,现在才明白在中国买东西的时候并不需要和店员说“你好”和“再见”。有一个美国一代移民的孩子告诉我,她一直觉得爸爸不爱自己,现在终于明白了是因为中美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还有一个波兰人说,在波兰也有类似中国的“抓周”仪式,给宝宝庆祝百天。一个德国人说,他也总是遭遇文化成见,比如大家都会觉得德国人很准时,严肃,爱工作,而他却并不如此。

就这样,“小眼睛”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和转发。两年之后的今天,在 Instagram的平台上,已经聚集了三万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热情读者:美国,法国,俄国,英国,巴西,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瑞典……原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有这么多的人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在他们中间,也有许多遭受着同样的来自非本国文化的误解。今年五月,“小眼睛”漫画在法国集结出版。这本书不是要解释什么是中国文化,也不是要代表中国发言。我只是想单纯从个人的角度,以幽默亲切的方式,讲述我亲身经历的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真实的生活。通过一个个故事,在文化之间打开一扇扇的小窗,看到更真实和立体的彼此。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