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人民日报评“香港媒体围拍警察”:是谁,躲在暗角开冷枪?

2019-08-26 06:54 编辑:TF010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香港街头,只有他的“镜头”对准暴徒》——今天一早,这张照片让许多人心绪难平:照片中,一位警察端枪瞄准暴徒,而几十个“记者”举着长枪短炮,镜头却全都失焦,无人去拍暴徒,全都对准这位茕茕孑立的秩序维护者。

人民锐评:

这两天,一张香港记者围拍警察的图片在网上热传。透过这张“堪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图,人们看到心酸、滑稽与巨大反差,更看到长期以来,一些港媒口中的“新闻自由”,无非是对事实的自由裁剪。

不公正的镜头可以左右世界,可以“杀人于无形”。一味针对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有意忽略制造暴力犯罪活动的极端激进分子,一味制造对立,大家共同生活的世界,离真相越来越远。

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反修例风波以来,有香港媒体极力挑逗视线,恶意诋毁警察,动之以“躲暗角、开冷枪、射人头眼”为标签大做文章。事实上,躲暗角、开冷枪的,恰恰是某些不负责任的所谓“记者”。新闻伦理的沦丧,让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陷入“信息茧房”。骚乱接二连三,这样的“长枪短炮”要负多少责任?

“短视”的镜头,更是一个隐喻。香港是世界之窗,从来是开眼看世界的。岂能一边以世界公民自居,一边却只是管中窥豹,甚至一叶障目?这并不可笑,只会让人可惜。

 

 

延伸阅读:“毒”媒“四宗罪”

那么,这些“毒”媒都是如何滥用“新闻自由”,荼毒民众、祸乱香港的?

一是,毫无人性。8月13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媒体,有记者以审问和责骂方式追问、打断讲话,甚至在记者会结束时高声叫嚷“你几时去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3月逝世后,《苹果日报》主笔李怡不断发表冷血言论,对其进行污蔑。

二是,鼓吹暴力。《苹果日报》在推出网上收费订阅计划时提到,“将从每月3港元的订阅费中拿出1港元捐赠为被拘捕示威者提供法律援助”。香港暴徒殴打内地记者,《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在相关报道中不仅不提及激进示威者的恶劣行径,反而利用记者没有相关证件等信息暗示民众是记者“咎由自取”。

三是,阻挠执法。暴乱发生时,一些挂着“记者证”身份的不明人士,经常挡在暴徒前面,阻碍警队执法,掩护暴徒撤退,更挑衅警方情绪,以镜头选择性地拍摄不利于警员的场面,影响读者对事件建立全面客观的判断。

四是,双重标准。同样都是“记者”,自己以采访为由为所欲为,却对内地记者“严阵以待”。8月20日,在香港警方例行记者会上,某些港媒记者竟然围堵内地女记者,强迫其出示证件,又指控其为警务人员。

以上种种行径,早已与“记者”“新闻自由客观”相去甚远。深层次原因不言自明,皆因“港独”思维作祟。这些港媒,对黑衣暴徒的行为基本避而不谈,却专注于质问和抨击香港政府和警察,时不时还渲染“大陆威胁”,就是要鼓吹“分离主义”,就是要抹黑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身为香港记者协会主席的杨建兴,还“专访”了末代港督彭定康,让这个英国殖民者对香港特区政府甚至“一国两制”指手画脚。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 观察者网

编辑:tf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