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舆论

“全楼无垃圾桶”看似不便,员工习惯了,便会自觉做好垃圾分类

2019-09-04 14:07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办公桌旁放一个垃圾桶,似乎是各个单位的标配;工作期间产生的各种垃圾随手扔进去,到特定时段由保洁人员统一收走,也是现代化物业公司提供的标配服务。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一种感觉:方便。可北京一栋办公大楼里的员工,享受不到这种“方便”了。位于朝阳六里屯的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在成为六里屯街道的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后,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执行了更严格的标准,即在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同时,做到“全楼无垃圾桶”。撤掉办公桌旁的垃圾桶,改为保洁人员定时定点收垃圾,员工分门别类投垃圾。试点一个月,垃圾减量一半。

曲经纬 摄 资料图

基于现代科技诞生的产品和服务,目的大多是让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可在环保领域,人们逐渐意识到一个突出问题,即个体追求方便的有意识,导致了对环境破坏的集体无意识。一时方便的后果,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去弥补,有些损失甚至永远无法挽回。这也是各地纷纷推出新政,强制进行垃圾分类的重要原因:不能为了满足我们这代人的方便,而给后代留下太多的不方便。

意识的转变,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对强制垃圾分类思想上的赞同,要固化为日常的自觉习惯。来自朝阳六里屯的这家建筑设计公司的举动,无疑是主动求变。特别是对于各大城市鳞次栉比的办公楼而言,其做法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可复制性。它不仅可以减少垃圾总量,降低事后分拣的难度,更有助于员工正视垃圾分类、培养自觉分类的好习惯。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这家公司刚开始推出这一举措时,员工的确感觉不习惯,但一段时间下来,也就适应了、习惯了,逐步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生物钟”。的确,在对待垃圾这个“人类公害”时,不是购买了服务就全赖他人代劳,不是花了钱就可扔起来肆无忌惮,一个好的习惯胜过黄金万两、万语千言。

哪个好习惯不是在与“不方便”的战斗中形成的?不要留恋一些不好的“方便”,更不要怕暂时的好的“不方便”。当垃圾分类习惯成自然,生存环境才会让人们越来越方便。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贾亮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