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一零一中学的“古代壁画临摹”选修课火了,老师都成了“旁听生”

2019-09-20 13:30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轻柔的古琴声飘来,沉香若隐若现,学生们专注地勾线、上色……一段中学生壁画临摹作品展被传到了网上,一零一中学的美术老师曾旭和他的“古代壁画临摹”选修课在网络上火了。“一幅作品要两年才能完成,太强了,画得好精细,简直跟古代壁画一样。”网友们看后纷纷表示。画画的学生也说,“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感觉在和古代文化进行交流……”

曾旭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用五年时间绘制的壁画作品

期待

画一幅完整的古代壁画

昨天中午,走进一零一中学高中办公楼的阳光大厅,一幅幅壁画临摹修选作品正在展出。

大厅中间,巨幅《引路王菩萨》正是曾旭的临摹作品。“我开选修课,就是想做一个引路人,希望能引导学生感悟匠人精神。极致专注,沉静精细,画一根线条都要有始有终。”

《灵芝玉女》含蓄而柔美,《水月观音》特意将字写得深浅不一,其“做旧”效果格外突出……“很感谢壁画临摹课,让我得以切身感受到壁画中细微的线条墨色变化,伴着淡淡的墨香,慢慢体会历史的沉淀。”高淼在自己的作品《灵芝玉女》前说。

快下午两点了,高一的学生潘悦滢提早走进了教室。

“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堂‘古代壁画临摹’选修课,早点来,占个好位置。”走进教室的高一学生潘悦滢边说边翻看着手机中曾老师的壁画作品。

潘悦滢告诉记者:“上初中时就被曾老师的国画课迷住了,成了曾老师的粉丝。太喜欢他画的壁画了,也盼着早一天能跟曾老师学习这门艺术。这不,一上高中,我就抢了这门选修课。”

“在新学期中,我很期待能画好一幅完整的壁画作品。”潘悦滢说。

首课

四米长卷展示壁画世界

“你们去过敦煌吗?你们都看过哪些壁画?”下午两点,随着曾旭老师的介绍,古代壁画选修课拉开了序幕。

一幅两米宽、四米长的壁画临摹作品展现在学生们眼前。

曾旭介绍:这是一幅局部临摹的《朝元图》。原作收藏在山西永乐宫,画中近400个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了元代壁画的最高典范。“我的作品主要截取了部分人物画面进行临摹,2014年在北京完成勾线后,为了更真切地还原壁画的色彩,2015年我特意带着这幅画去了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

“当年去山西时,这幅画可是享受专车接送的。”曾旭笑着对学生解释,因为画的尺寸比较大,无法携带乘坐高铁,就只能驱车上千公里,前往山西永乐宫。在永乐宫,曾旭边看边临摹,整整画了15天。回京后,又不断修改完善,才形成了今天的作品。

“也太厉害了!”“这幅画做旧了吗?这种黄色跟古画似的,怎么调出来的?”听了曾老师的介绍,勾起了学生们对这幅壁画的好奇心。他们纷纷蹲下身子仔细欣赏,还拿出手机拍下壁画细节,准备回家慢慢回味。

新意

新课程效仿古人合作作画

“这学期课程的安排,和以往相比将有些区别。你们不再是‘孤军奋战’,单独完成一件作品,在座的所有学生将完全仿效古代壁画作坊的制画形式,合作完成一幅长宽各四米的大尺幅壁画。”一听这消息,学生们兴奋不已。

“那我们画不完怎么办?”一名学生大胆地提问。

“如果高二结束这幅作品还没有画完,会有学弟学妹们继续接力。大家毕业后回到母校,都会看到这幅熔铸了你们两年心血的作品。”曾旭认为,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对古代壁画作坊传统运作模式的还原。

“其实,一件好的壁画作品,画个两年,并不算长。”曾旭介绍,画壁画至少有四步:打稿、拓稿、勾线和上色。说起来只有八个字,但其实每一个步骤都很精细复杂。就拿第一步练习勾线来说,1米多长的线条,细如发丝,要勾得准确,有神采,就得调整气息和心境。心静才能手稳,手稳才能画好线条。

曾旭边介绍,边向学生们演示:线的粗细要求一样,勾线要一笔完成,不能来回描,颜色要反复上好几遍甚至几十遍,才能达到壁画要求的“厚重”效果,还要通过砂纸打磨、水洗、手蹭等方法来做旧,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壁画本身的样子……

传承

将壁画带入更多家庭

“壁画是一门从古代传承下来的艺术。要想走近它,就要切身感受古人绘画环境。所以,我在教学生作画时,会特意设置一些场景。”曾旭指着教室的陈设说,播放古琴洞箫的古曲,在教室的一角燃一支檀香营造一点点气氛,“学生们会在这种环境下,将身心慢慢穿越到古代,沉浸其中。达到静中作画,无我无他的程度。”“画线稿前,还要让学生反复查阅、反复辨识,将那些斑驳残破、漫漶不清的画面形象尽最大可能完整化。”曾旭认为,这就是一个与古人对话的过程。

每次临摹课后,学生们都会用手机把作品拍下来,回到家将照片展示给父母亲朋。看到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父母的赞许都会化成一条条感谢曾老师的短信。“我就是想通过这门课,通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将中国古代的壁画艺术带入更多的家庭,让沉睡的宝藏焕发生机。”曾旭欣慰地表示。

择取一支毛笔,蘸取适量墨汁,学生们趴在桌上,眼睛随着画笔的走向而动,为了保证线条能够流畅地一笔勾下去,学生们常常需要屏住呼吸,一笔画完后……曾老师将学生绘画的过程、完成的作品晒到朋友圈中,不少好友都评论:“这娴熟的手法真像是受过专业训练艺术院校大学生画的。”

师说

在校老师成了“旁听生”

在母亲的鼓励和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画画的曾旭,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修的方向是工笔画。

曾旭回忆,十八九岁时,自己随父母到西山,下山途经法海寺时,被寺内壁画的神秘和美所吸引。自此之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壁画……大学毕业后,曾旭选择当一名中学老师的理由很简单,可以有时间兼顾工作和绘画。但工作的年头长了,他渐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能影响到一些人跟你一起喜欢一种东西,这种乐趣是做很多工作体会不到的。”2014年,在一零一中学,他试着开了“古代壁画临摹”选修课,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追捧。几年的培养,随着学生作品的成熟,举办展览后,壁画临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连在校的老师都被吸引过来,工作之余成为了这门课的“旁听生”。

(原标题:一幅“古画”画两年 老师都成了“旁听生”

学校开了壁画临摹选修课)

来源 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 师悦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