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你好”虽是日常问候语,为何中国人打招呼时却很少用?

2019-09-22 16:15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近日逛书店,翻阅几种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发现对“你好”的注释都是“日常问候语”或“常用问候语”、“这是最常用的打招呼用语”,这和几十年前出版的老《实用汉语课本》的注释“这是汉语里常用的问候语”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在课堂上就是这样教给学生的,所以即使是已经学了几年汉语的外国学生,在实际交际时也不能像中国人那样打招呼。

新华社  张柯 作

作者:王世生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马里首都巴马科教汉语时,发现了一个极有趣的现象:那里的青少年几乎都会用汉语说“你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见到我,总是主动用“你好”跟我打招呼——在我去马里之前,有不少中国教师被派到那里任教。当时马里有巴马科、塞古和锡加索三座城市的中学多年开设汉语课,学中文的学生特别多,我国和马里的关系也特别好。

我认为“你好”并非是土生土长的汉语,应该是外来语。如法语的问候语,白天说“Bonjour”,这个词是由形容词“bon”和名词“jour”构成的,“bon”即汉语的“好”,“jour”即汉语的“白天”;下午五点之后说“Bonsour”,“sour”即汉语的“晚上”。当然,我不是说“你好”来自法语,但肯定受到了外语的影响。已故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在《问候语的文化心理背景》一文中就认为“新派常用‘你好!’‘您好!’”。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几十年,可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中国人在日常见面时仍不用“你好”问候或打招呼。就拿我所在的北京语言大学来说吧,极少有人用“你好”跟我打招呼,我也不用“你好”跟别人打招呼。我曾在法国马赛第一大学任教两年,和几位精通汉语的中文系法国教师交流时总用汉语,互相也从不说“你好”,他们深知中国人的问候习惯。

语言问题反映出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差异或习俗,而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或习俗都是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形成的,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我认为人类的问候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定问候语,另一类是情景问候语。所谓特定问候语,就是具有固定形式的问候语,例如上面提到的法语问候语,英语、俄语、日语等许多语种的问候语,也都属于特定问候语。汉语的问候语则属于情景问候语。所谓情景问候语,就是表达方式不固定的问候语,问候者说什么,要视对方的身份以及所处的场合而定;语言结构也是不固定的,带有很强的随意色彩,一般不必认真回答。因此从量上看,谁也说不出汉语的问候语句究竟有多少。汉语的问候语采取强问式(语气重)、弱问式(语气轻)和非问式三种。采取强问式是因为不确知对方的行为目的,语气是不肯定的;采取弱问式是因为确知对方的行为目的,语气是肯定的。例如:

强问式:

你吃饭了吗?(早、中、晚吃饭时间相遇)

你去哪儿?(对方朝某处走)

上班去?(估计对方去上班)

看病?(在医院相遇)

弱问式:

散散步?(对方正在散步)

买菜?(对方正在买菜)

修自行车?(对方正在车铺修车)

下班了?(对方刚下班)

非问式:

张先生!(遇到张先生)

李经理!(遇到李经理)

过年好!(春节期间初次见面)

诚然,如今用“你好”打招呼的人日趋增多,特别是小朋友,常说“老师好”、“叔叔好”、“阿姨好”,但“你好”的使用率仍然很低。语言教学要面对语言现实,不能脱离国情。在讲“你好”的用法时,要设法从不同国别文化差异的角度介绍中国人的实际问候习惯,以免在实际交流时产生误解。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