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10年前因为阅兵相识相恋 10年后夫妻俩重新走上国庆阅兵场

2019-10-09 13:52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伴随着嘹亮的军歌,由朝阳区女民兵组成的“首都民兵师”受阅方队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走过天安门,这是朝阳女民兵第四次组成方队参加国庆阅兵。这些女民兵全部来自“朝阳群众”,她们中有公务员、教师、学生,也有民营企业员工,这些英姿飒爽的女民兵从零基础开始受训,用自己的努力与坚韧完成了这份荣光自豪却也充满艰辛的特殊使命,她们帅气昂扬的精神面貌不仅为方队赢得了“民兵之花”、“铿锵玫瑰”的美誉,更成为了国庆阅兵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英姿飒爽的民兵方队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走过天安门。本报记者 方非 摄

张强 高杨

最浪漫的约定:

“我们天安门见”

10年前,他们因为阅兵相识、相恋;10年后,他们把三岁的女儿留给家中的老人,两人重新走上阅兵训练场,共同演绎了一段阅兵佳话。今年的国庆节对于民兵方队队员高杨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她和预备役方队队员的爱人张强有着一份浪漫的约定,“‘我们天安门见’是我们俩的共同心愿。”

从集中训练开始,两人所在的民兵方队和预备役部队方队训练场地相距不足百米,休息时远远地四目相对、训练场上的偶遇都成为了彼此甜蜜的瞬间。而再次成为阅兵战友他们的约定也从“阅兵集训点见”变成了“天安门见”。

在充实的受阅训练期间,孩子,一直都是夫妻二人最大的牵挂。女民兵方队中的81名“妈妈队员”每个月有探亲假,这既是高杨最开心的时候,也是她最难过的时候,“我每次从家里离开,宝宝都会说,不许妈妈走,狠心关上房门的那一刻心里真是痛的,”而对于张强,每当探亲回来的妻子和他在电话里聊起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点滴进步,他都会听得格外认真,训练的伤痛没让他皱过一次眉头,而谈到女儿,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瞬间红了眼眶。

陈梓钰

最珍贵的财富:

一辈子难忘的战友情

从T型台到训练场,从走猫步到踢正步,从女大学生到受阅女民兵……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十几名女孩子在受阅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刻苦与坚韧完成了这次特殊的“跨界”。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陈梓钰是北服大四的学生,从最初报名开始,就在心里默默立下了一个小志愿,“必须要坚持到最后,无论多么艰苦都不能放弃,因为真的很想身着军装走过天安门。”因为表现突出,受阅训练中陈梓钰被确定为方阵一排的0101号位置,对于受阅队员来说,这个位置既代表了光荣,也充满了责任。然而就在训练的关键时期,陈梓钰的右脚踝受伤了。

由于病痛导致踢腿不敢发力,原本是方队排头兵的陈梓钰被从0101号位置调整到了0102号,“当时就觉得很自责,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让训练进度受了影响。”在养病休息的一段时间,陈梓钰每天也会一大早起来,目送着同屋姐妹出去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恢复健康的陈梓钰满血复活重新回到了方队中。

聊起人生中这段受阅训练,陈梓钰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和姐妹们的战友情,“大家每天回到营房,互相取笑和安慰一下彼此肿得像小馒头的脚踝,这份感情真的会是一辈子的珍贵纪念和财富。军事化的管理和生活也许这辈子仅此一次,点点滴滴的回忆都深深印在心里了。”

李倩雯

最深情的家书:

家乡父老的期望

民兵方队中的李倩雯就是一位可爱的拉祜族姑娘,参训前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她的行李中,一封来自云南边陲小镇的家书是她面对高强度训练时咬牙坚持的最大动力。

“我的家乡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我的家庭也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倩雯充满自豪地说,家族成员涵盖了傣族、彝族、拉祜族和汉族。自从倩雯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的消息传到家乡以后,她从小到大的每一次经历,都成了亲戚朋友聊不完的话题。

“我到现在都记得我们全家第一次来北京的经历,当时觉得天安门可真雄伟壮观,我们家和北京相距3000多公里,小时候觉得这几乎是个遥不可及的距离。”如愿考上北京的大学后,倩文和同学专门到天安门拍照留念发给远在云南的家人,这次寄到兵营的家书中,妈妈深情地写道:“现在因为女儿的缘故,在我们心里,天安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距离如此之近。我们全家都心系首都北京,作为全国几十万拉祜族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的唯一代表,一定要好好训练,因为你在追逐个人梦想的同时,也在实现着家乡父老的期望。”倩雯说,这封家书她会和受阅时穿的军装一起好好保存,因为“里边有太多的记忆和难以表达的情愫”。

(原标题:10年前因为阅兵相识相恋 10年后夫妻俩重新走上阅兵场

“‘天安门见’是我们最浪漫的约定”)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左颖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