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北京市举办首届“社区邻里节” 主会场设在通州区运河文化广场

2019-10-25 14:23 编辑:TF003 来源: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服务居民群众放在首位,把基层社区作为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重要基石,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蓬勃发展。

邻里和睦是社区治理、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社区环境变好了,但社区内的居民不像以往那样熟悉,邻里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甚至一起住了好几年,对门住的是谁都不清楚,社区矛盾往往都产生在邻里之间,比如养狗、私堆杂物、噪音扰民等。

为推进全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向社区治理深化,进一步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和谐邻里关系,形成首都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我市决定举办首届“社区邻里节”,在社区搭建居民交流活动平台,促进邻里和谐,增进大家对社区、对北京这座大城市的归属感。

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此次活动由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负责组织统筹,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市司法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13个部门联合主办。活动将于10月26、27日在全市集中举办,分为市级主会场,设在通州区运河文化广场,及15个区的分会场,同时全市3213个社区各自组织居民开展活动。这是我市首次在全市所有城市社区普遍开展邻里节活动,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尚属首次。

此次活动主题是“以邻为伴、幸福社区”,活动以社区为单位,围绕“邻里乐”、“邻里颂”、“邻里情”三个方面,结合党员回社区报到、团员回社区报到、学生回社区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等工作,因地制宜,调动辖区资源,突显社区特色,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活动内容包括:

1.邻里乐:如组织社区跳蚤市场、社区趣味体育活动、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公益“绿跑”(捐赠步数支持公益)、社区电影节、包饺子擂台等健康趣味的社区文体、休闲活动,生动活泼展示和谐邻里风采,营造和谐有序的社区生活氛围。

2.邻里颂:如组织歌舞联欢、社区书画摄影展、家庭心理教育课堂进社区、“五大青年”活动、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等,促进社区文明形象和市民整体文明素质的提升,让整个社区充满活力。

3.邻里情:如组织慈善大集、走访困难群众、关爱独居老人和困境儿童、邻里纠纷集中调处、社区助残志愿活动、志愿者结对活动等,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弘扬社区公益慈善正能量,打造有真情、有温度的生活空间。

活动的组织特点

一是全市联动、资源共享。此次活动采取”1+15+3213”的模式,市级主会场和区级分会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市所有社区,组织各类居民喜爱、互动性强的活动,就近吸引居民积极参与,促进邻里之情融合,逐步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同时,统筹市区相关部门资源,引入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助力,发挥社区“两委”下属委员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党员、团员、居民代表、楼门院长、驻区单位、物业公司等积极作用,为居民呈现彩纷呈的各项活动。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了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专门设计了社区“邻里节”Logo,Logo主体由“邻”字构成,体现了社区是家、居民心连心、手拉手,融洽和谐邻里关系,共建社区大家庭的寓意。Logo红色外圈凸显了邻里关系中“和睦、友爱、互助”的核心理念。Logo底下用中英文写着“北京社区邻里节”字样,考虑北京作为国家大都市,对外交流中心,社区国际友人多的特点。专门设计印制了10万份宣传海报,发放到各社区,张贴在社区办公场所、楼门院口、单元门洞、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同时制作了我委局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街道、社区也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横幅、展板等形式,预告本社区具体活动安排,确保社区居民广泛知晓。

三是广泛参与、共治共享。为方便居民群众参与,活动安排在非国家法定节日的双休日。同时,为体现“人人参与 共同治理”的活动主题,尽可能覆盖老、中、青、幼等各年龄段人群,增强居民参与率,避免出现“少数人的社区活动”。全市所有的社区均在10月26日、27日组织至少2个以上活动,社区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趣味运动会、跳蚤市场等适合不同人群的活动内容,广泛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

四是持续推进,打造品牌。今年是首届社区“邻里节”,我们将通过此项活动,建立邻里互助、资源互通的长效机制,吸引居民从走出来、到互助起来、再落到参与起来,共同推动社区善治。今后全市每年举办一次“社区邻里节”,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机制,打造本市社区治理活动品牌。

阎彤摄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