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复旦这门“似是而非”课火了,教你鉴别伪科学,公众也该听听

2019-10-25 14:55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日前,复旦大学的一门通识课火了。这门被冠以“似是而非”之名的爆款课,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的12位教授,通过司空见惯的案例,比如“比特币——技术革新还是庞氏骗局”“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手机辐射有危害吗”等,教育学生如何鉴别“伪科学”。

李嘉 制图

一门高校科普课何以火遍全网?新颖有趣的内容、大咖云集的配置足够吸引人,但究其根本,恐怕还在于当代人的生活中有太多似是而非,批判伪科学的需求旺盛。这些年,新技术新概念满天飞。即便是高校学子,也时常被专业之外的谬论蒙蔽心智,知识储备有限的普通大众更是容易“入坑”。“面包吃多了致癌”等陈年老梗依然招摇过市,“量子波动速读”等披着新技术外衣的“庞氏骗局”又横空出世,实在让人防不胜防。

相较科学打假,传递一种辨伪求真的思维方式是这门课的意义所在,也是其引发瞩目的关键所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亟须补上通过逻辑推理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具体到每个人的生活日常,就是能够以科学的方法认识、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遇到新的科学名词不再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而是保持质疑并进行自主学习;面对套着科学光环的传言不盲从盲信,而是服膺常识冷眼待之。当思考的“免疫力”不断增强,伪科学的“病毒”自然式微。长此以往,便能告别“易骗体质”,涵养起理性认识芜杂世界的思维定力。

科学素养的短板不补,似是而非就会层出不穷。期盼更多新鲜有趣又接地气的科普能够推向社会,帮助大家辨伪识非、保持清醒。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范荣

流程编辑:tf011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