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退休老爷子进故宫当志愿讲解员,13年来用诗词为游客讲故事

2019-10-28 16:30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故宫200多位志愿讲解员中,金宝岩最善于用诗词为游客讲故事。

金宝岩在为游客讲解石鼓上的文字。

每周五的上午,都能在故宫珍宝馆里看见他的身影,满头银发却步履矫健。从2006年退休以来,金宝岩在故宫志愿服务已经13年,超过1000小时。

花甲之年

用诗词敲开故宫大门

金宝岩喜欢历史、热爱诗词歌赋,时不时地还写写诗。2006年4月,金宝岩从电气高级工程师的职位上退休。正好那年故宫招募第二批志愿者,闲不住的金宝岩赶紧填写了报名表。

他以最擅长的格律诗来表达想成为志愿者的热切愿望,也想让自己的退休生活与众不同:

花甲心犹不欲归,

青山满目彩霞飞。

时时运甓休停步,

不信春风唤不回。

如今回想起来,金宝岩已经记不清当初的考题了。唯独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把自己写的十多首诗词,全部打印出来交了上去。这份材料果然成了金宝岩的加分项。在600位应试者中,金宝岩脱颖而出,如愿成为了故宫的第二批准志愿讲解员。

从被选中到真正上岗讲解,还需要做扎实的功课,通过试讲关。金宝岩当时收到的材料有五六十页,都是跟珍宝馆里前三个展室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很多知识对他这个外行来说都是全新的。

金宝岩隔三差五就走进珍宝馆,拿着材料,一个一个地“认家门”,自己做好标记。这还不够,为了能最快地熟悉如何更好地讲解,他跟着第一批志愿讲解员,边走边听,学习别人的长处。比如,第一批志愿讲解员中的李其功有相声功底,讲起来风趣幽默,还常常带着相声贯口的特色。

金宝岩就琢磨着,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故宫里的物件多是“有文化的”,讲解中多引用诗词,既能让观众愿意听,还能弘扬传统文化。

准备了三个月,金宝岩一次试讲就顺利通过了。从此,故宫就多了一位爱用诗词的志愿讲解员。

还原历史

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北京故宫珍宝馆于1958年开馆,是故宫博物院中常年开馆的重要陈列馆之一。金银器皿、珍珠翡翠、陶瓷玉雕……作为珍宝馆内的一名文物讲解员,金宝岩负责的就是揭开各类奇珍异宝的神秘面纱,向游客讲解这些令人叹服的文物古器背后,承载的历史故事。“我在查看资料的时候,会特别关注跟诗词有关的故事。”金宝岩喜欢诗词歌赋,恰巧珍宝馆内的很多文物都和诗词有关。渐渐地,用诗词讲文物也成为了他讲解的一大特色。

宁寿宫乐寿堂的门上有一首乾隆皇帝的御题诗,这是金宝岩每次必讲的内容。乐寿堂本来是乾隆皇帝打算安心养老的地方,但最后他没有回来。“为什么没有回来?一句‘寝兴六十养心惯,耄耋迟回乐寿来’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寝兴六十,就是在养心殿生活工作六十年,已经习惯了。所以,到了耄耋之年(退位当太上皇),还没有回到乐寿堂来,要继续‘训政’。”

乐寿堂进门的右侧,还有一个“丹台春晓”。这个重达1500公斤的大型玉雕正面的右下角,镌刻有乾隆皇帝的一首七律诗。第一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金宝岩并不知道具体意思,于是他就一字一句地抄下来,回家弄清楚意思并背诵下来。现在一走到这儿,他就会停下来告诉观众,“仙童采药云衢返,太一炉前守六丁”,这句容易被人忽视的诗句其实是了解这件玉雕的“密码”,是图解。

为了丰富讲解,金宝岩收集阅读了大量古诗词,2008年还与志愿者崔枢华老师共同提出“乾隆诗句我来集”创意,获得故宫宣传教育部教育活动创意一等奖。

乐寿堂的西暖阁里还有一个“玉瓮记”,在这个青玉云龙瓮的底部刻了一篇文章。金宝岩查阅了很多资料,最后在《乾隆御制诗文集》书里看到,这其中还隐藏着当时一个反腐大案。高朴为满洲名臣高斌之孙,乾隆帝慧贤皇贵妃的亲侄子。他在担任叶尔羌办事大臣期间,打着采办贡玉的旗号,多派民工三千多人进入回疆久已封禁的密尔岱山大肆盗采官玉,苦累回众,影响回民生计。还串通商人运回内地私售,从中牟取暴利,并向下属官员勒索金银礼物。他的所作所为在回疆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案发后,乾隆帝将高朴与其同伙就地正法。这件案情的来龙去脉,自然又成为了金宝岩讲解的生动内容。

讲解“大禹治水图玉山”上的印章“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时,金宝岩就引用杜甫的《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让跟着他的观众赞叹,这个笑容可亲的“黄马甲”,“真是个文化人儿!”

除了诗词,金宝岩还把自己的一些发现与游客分享。

乐寿堂前一圈过道的墙面上,有380多块石头,上面刻有40卷“敬胜斋法帖”,这些字都出自乾隆皇帝之手。金宝岩对上面的印章有了兴趣,查阅资料发现了印章上的奥秘:“乾”字外面有一圈圆形的花纹,花纹中心有三条粗线,而这并不是普通的三条线,这三条线在《易经》里就代表着“乾”字。游客们听后赶紧凑上前看个究竟,看完就向金宝岩竖起大拇指,“您真厉害,这么小的细节都挖掘出来了!”

最是幸运

赶上故宫600岁生日

金宝岩因热爱诗词进了故宫,而故宫让他对诗词更着迷。

同是讲解员的王佐诗被金宝岩对诗词的热爱所打动,介绍他进了一个由退休教师组织成立的“红烛诗社”。自此,金宝岩又开启了一扇学习诗词的大门,在生活中以诗会友。诗社每半个月会组织一次活动,老同志们聚在一起,吟诗作赋,品味人生。每次都会有固定的成员分享自己最近的新作品,或者一起赏析某位诗人的一首优秀诗作。

酷爱写诗的金宝岩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用诗词记录下来。在第一期《国家宝藏》节目录制时,金宝岩是国宝“乾隆各种釉彩颜色大瓶”的护宝志愿者,在等待录制的间隙,他作了一首嵌字诗赠给主持人张国立。每句的第二个字,连起来就是“张国立存”:

一张大网铁三角,

故国云烟四二年。

矗立大瓶颜色艳,

常存风范主持篇。

金宝岩还参加了第四季《诗词大会》节目,他写了一首《长相思》表达心境:

千里逢,百行逢,

一段机缘似梦中,

诗词慰老翁。

故宫里如果有好的展览,金宝岩还会邀请诗友们一起进宫。有一个《几暇怡情》的书画展,是诗友们感兴趣的内容,金宝岩就带着大家一起看展,他负责义务讲解。为此他又写了一首《记红烛诗社6月5日故宫游览》的长诗,用诗词给这次活动做了最有意义的记录:

十二花神伴,一行诗友缘。

古稀多费数,耄耋独堪专。

相别东西去,照片记永年。

今年,金宝岩69岁了,在故宫做志愿讲解也已经13年。

记者采访获悉,在这些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76岁,70岁以上的也有近20人。因为前几年发生过70岁以上志愿者在故宫服务时身体出意外的事。今年故宫立下了新标准,“到站下车”,标准就是70岁。

眼看着在故宫用诗词讲文物的时间只剩下一年,金宝岩非常不舍,但幸好他还能赶上故宫600岁的生日,“也算是幸运的”。

回想自己在故宫的13年,对博物馆的热爱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金宝岩觉得自己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很多跟历史、诗词有关的知识,还结识了一批同样热爱诗词的朋友,他的老年生活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

“以后虽然不是志愿者了,我还是会常来故宫,如果大家愿意,我还可以作为普通观众为大家义务讲解。”金宝岩说。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骆倩雯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