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2天内2位老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78人

2019-12-06 11:12 编辑:TF010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今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微信公众号刊文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金茂芝老人于12月5日下午4时50分去世,享年91岁。据统计,今年已有12位幸存者老人离世,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只剩78人。

1928年出生的金茂芝目睹了包括父亲在内的20余人惨遭日军杀害,父亲被害后金茂芝和母亲生活艰难,曾一度以乞讨为生。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天,12月4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胡信佳老人去世。胡信佳出生于1924年7月1日,日军占领南京的第二天,1937年12月14日,就追杀到江心洲。胡信佳在打麦场看到日本兵杀害中国公民好几人,他当时躲在苞谷桔子的柴垛里逃过了一劫。

 

 

深读:他们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南京大屠杀给幸存者们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创伤,形成了难以忘却的记忆,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中最为直接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人渐渐离我们远去。目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仅剩80人。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这几年来,许多幸存者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已经接过了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责任,他们经常主动参加纪念馆开展的各种纪念活动,有的还应邀前往日本,为南京大屠杀作证。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2周年,12月13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时光飞逝,从那场浩劫中幸存下来的人,都已经八九十岁高龄。在历史面前,他们无法置身事外,但苦难过后,怎样对待过去,决定着如何走向未来。

幸存者夏淑琴的遭遇惨绝人寰。惨案发生时,她只有8岁,家中九口人,七口人被日军残忍杀害。

背负着这样惨痛的记忆,夏淑琴一生都在为历史真相各处奔走。1994年,她踏上日本国土,成为战后第一个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2006年,老人因日本右翼作家污蔑其是“假人证”而赴日应诉,并当庭反诉,大获全胜。

她由此结识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知名学者松冈环等一批日本友好人士,和他们一起,为传递历史真相、促进世界和平不懈努力。

“我活到现在,只要和平,世世代代和平,永远和平。”老人说。

葛道荣在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刚好10岁。他的叔叔、舅舅、表舅被日本兵残忍杀害。

所幸的是,在魏特琳等国际友人的保护下,葛道荣和弟弟妹妹躲过屠戮。魏特琳是当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名美籍教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不顾个人安危,保护了上万名妇女和儿童免遭伤害。

这份恩情让葛道荣终身难忘,也让晚年的葛道荣有了新的“使命”:做一名和平使者。“我希望,世界不再发生战争,父母不再流泪,所有儿童能在幸福平安的环境中长大。”他说。

公祭日前夕,葛道荣来到魏特琳女士雕像前,颤抖着双手,为“魏特琳小姐”系上围巾,“我又来看您了!”

苦难,过去了整整82个年头,而热爱和平的精神早已浸润血缘的纽带,同这段承载着“城市之殇”“民族之恸”的“家史”一起,世代相传。

马雯倩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秀英的重孙女,从小对祖奶奶的讲述耳濡目染的她,从上大学开始即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我会传承好这段不容抹去的历史,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她说。

 

 

来源:综合中新网

编辑;tf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