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张火丁王珮瑜《红鬃烈马》戏迷狂热 “双星辉映”教育了谁?

2014-10-21 10:56 编辑:TF001 来源:网络

2014年10月21日,虽然仅仅只有一晚演出,但张火丁王珮瑜联袂主演的《红鬃烈马》无疑于为京剧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火瑜”二人合作引发的关注,不仅让戏迷观众为之狂热,也应该让业界因此而冷静反思。

1

张火丁和王珮瑜,这一旦一生、一程一余、一京一沪的两位当红名角首次合作,无疑是这次《红鬃烈马》演出的最大看点。其实,在京剧历史中,一直就有名角大腕强强联手互相帮衬的传统,当年马谭张裘的合作催生了不少优秀剧目;而此次演出也正缘起于1928年北京梨园界的一场程砚秋、余叔岩、荀慧生、马连良、李万春、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等众名角群英荟萃的《红鬃烈马》演出。虽然各个都是可以独挑大梁的名角儿,但都懂得强强合作是激活市场最有效的手段。

但今日梨园,却有些“名角大腕”存在“同行相轻”的心理,彼此之间有着各种矛盾摩擦,甚至“打死都不肯和对方合作”。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燕升就曾批评一些戏曲从业人员,包括一些“角儿”,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送上门来的好戏‘漠然视之’,对和自己‘同宗同源’的兄弟剧种也不屑一顾,很狭隘很封闭,让人遗憾和痛心。这样的状态,其实不仅影响京剧界的团结,其实也影响到个人的发展。

然而,这次张王合作同台献唱,不仅双星合璧,各自增辉,而且也带动了其他京剧名角的热情。赵葆秀、李宏图、常秋月、郭玮、窦晓璇、吕昆山、刘宸……这些名角们毫不计较得失的倾情助演,给整台演出增色不少,也展现了京剧艺术行当齐全、流派纷呈的整体魅力。

王珮瑜自己也说,她一直愿意和各名家合作,京津沪的旦角名角几乎都已合作了个遍,大家感觉都收获很大。尤其这次和张火丁合作,好的作家,愉悦读者,更好的作家,启发同行。演员也如是。”这样的心态和胸怀,怎么能不进步?

张火丁和王珮瑜此次合作选择《红鬃烈马》这样的经典骨子老戏,也应给那些认为“传统导致危机,京剧只有靠改革和创新才能生存发展”的人以反思。这些年,京剧界一直存在“守旧”和“创新”之争,很多剧种、剧团和演员,都纷纷进行所谓的改革创新,而且如果不是新编剧还不能参与评价。但是,推出的大量新编剧有些连昙花一现都做不到,就已经被市场淘汰,在艺术上也没有什么太大价值,严重浪费人力物力资源。这些年还盛行请“外行”来大胆“革新”,把京剧弄得根本不像京剧,仅靠明星和炒作来刺激市场,但却违背了艺术的根本规律。不仅不能吸引真正的新观众,反倒赶跑了老戏迷。反倒是《霸王别姬》《锁麟囊》《赵氏孤儿》这样的经典老戏常演不衰,以时光沉淀的魅力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无论是张火丁,还是被人称为“传统艺术的时尚演绎者”的王珮瑜,都是传统的忠实传承者,她们看重流派的传承,珍视传统的价值。更是在近两年推出“十台传统骨子老戏展演”,她一语道破天机:“复古就是最好的创新。”

因此,重新重视经典传统不朽的艺术价值,思考总结前辈艺术家辉煌的舞台经验,深入了解戏迷观众的情感心理,通过名家高水平的演绎,再现传统的魅力,满足人们对经典的渴望,才是让京剧艺术永葆风采、健康发展的方向。

此次《红鬃烈马》的上演,也给当代演出盛行的奢华制作、内容粗糙、本末倒置的舞台恶风以警示。那样的演出,演员反倒成了陪衬,淹没于各种肤浅的感官刺激当中;也给贪污腐败以滋生的土壤。然而,京剧艺术没有豪华舞美、高科技舞台,但却以简约、雅致、精炼的舞台风格,衬托出名角风采。虽然如今的梨园不再是如电影《霸王别姬》中表现的那个称呼名角为“老板”、认为“少一分钟都不是一辈子”的时代了,但拉开大幕是真的,只有靠高水平真功夫让观众买账,才是表演艺术发展的正路。

张火丁和王珮瑜,也都注重培养戏迷观众。她们不迎合市场,并非不重视市场。她们和戏迷之间的关系,亲密又有分寸,戏迷们对她们既如同对流行偶像一般的狂热,但又因为爱护和敬畏之心保持着一份合适的距离;还有一些资深观众,经常会写专业的评论文章,对她们提出建议和期待,而她们也都虚心倾听,反复思考,并以各种方式做出回应。这样良性的关系,才是培养观众和市场最健康、最长久的方式。

六次排练太奢侈了

无论是张火丁还是王珮瑜,对《红鬃烈马》这样的骨子老戏,都早已是烂熟于心。即便演出前不排练也可登台就演,开口就唱。然而,记者了解到,她俩为了这次合作,竟然在演出前安排了6次排练,就连王珮瑜自己都感叹:“太奢侈了!”

记者曾到中国戏曲学院观看过一次彩排。早上九点,两位名角都是白衬衫、牛仔裤出现在排练场,没有多余的寒暄。二人在琴师的伴奏下,流畅地将戏合一遍,中间只有一次张火丁停下来,问王珮瑜:“我这个地方要转一圈,你能跟着我转一圈吗?要不然显得太干了。”王珮瑜点头应允。二人又重来一遍。不到一个小时,两人就将戏排完,都感觉不错。但即便第一次排练就已如此默契,但她们依然先后足足排练了整整6次。

女儿“踩台”图吉利

张火丁自从四年前当了妈妈,母爱十足,特愿意和别人谈孩子,谈育儿,还会主动拿出手机给人看她和女儿的合影照片。王珮瑜说:“我从没见过传说中火丁姐的‘冷’,我见到她的时候,她都是笑着的。”因为学戏苦,张火丁不愿女儿也为此痴迷,所以平日唱戏练功都躲着女儿,决不让女儿看到;就连家里电视也把戏曲频道掐掉了,就怕让女儿看到。但即便这样,一次张火丁演《梁祝》,无意中让女儿听到,四岁的小女儿脱口就是一句字正腔圆的“梁兄”,让全场皆惊。这次演出,火丁也把女儿带到了后台,但是由家人帮忙看管,没有让她到化妆间和观众席。火丁的哥哥张火千告诉记者,演出前按梨园的风俗,让火丁的小女儿到舞台上“踩了踩台”,图个吉利。

化妆的也是名角

演出前,记者在后台化妆间发现,正在为张火丁上底妆的竟然是张火丁的老搭档、著名京剧小生宋小川。此次他并没有演出任务,是专门来为火丁化妆的。他说:“为她画了二十多年了!”原来,宋小川不仅是一位名角,而且由于他一直钻研究京剧化妆,早已成为京剧界的化妆高手,先后给四五十位名家化过妆。当年张国荣在影片《霸王别姬》中饰演的虞姬光彩照人,就是宋小川化的妆。

王珮瑜对戏迷一向特别重视关心,这次来北京演戏,特意赶制了一批印刷极其讲究的“戏志”笔记本,并且在演出前亲自签名一百本,并盖上为此次演出特制的纪念戳,在现场发售给戏迷作为纪念。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王润/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