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27名科学家柳叶刀发声明谴责阴谋论,病毒就是来源野生动物!

2020-02-19 15:26 编辑:TF010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当地时间2月18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了一篇通讯文章,来自8个国家的27名知名公共卫生科学家签署声明:支持中国抗击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中的科研、公共卫生、医务工作者。

该声明直指疫情期间出现的各种阴谋论。这27位科学家提到,在这次疫情中相关数据迅速、公开且透明的共享如今正受到关于该疾病起源的谣言和错误信息的威胁。“我们在此共同强烈谴责认为该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COVID-19并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

这份声明认为,来自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已经对引发该疾病的病原SARS-CoV-2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并公开发表了结果,这些结果压倒性地证明了该冠状病毒和其它很多新发病原一样来源于野生动物。

他们强调,阴谋论除了制造恐慌、谣言、偏见、损害全球共同抗击该疾病的工作外,别无它用。“我们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呼吁:促进科学的论证和团结,而非误传和猜想。”

这27位科学家还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截至澎湃新闻记者发稿,已有281人签名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疫情的发展,“实验室病毒泄漏”、“人为制造新病毒”等流言在网络上持续传播,其中大部分围绕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该所的石正丽研究员率领的团队是蝙蝠病毒研究领域的权威,也是中国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源头攻克团队。

此前的2月2日,石正丽在朋友圈回应:“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大自然给人类不文明生活习惯的惩罚,我石正丽用我的生命担保,和实验室没有关系。”

然而近期,武汉病毒研究所2015年硕士毕业生黄燕玲是所谓最早感染新冠病毒的“零号病人”一事又掀起波澜。黄燕玲在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导师、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危宏平此前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网上的谣言真是太不靠谱了,完全失真。黄燕玲自毕业之后就去了相关企业从事生物工作,早已不在科研学术圈。她本人和我说,非常不希望个人生活被这种谣言打扰。”

石正丽也就此事再次回应媒体,关于黄燕玲的谣言“一看就是假新闻”,并表示,她可以保证,武汉病毒所没有一个人被新冠病毒感染过。

针对持续出现的阴谋论声音,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此前强调。“错误的信息使医卫人员的工作更加困难,它转移了决策者的注意力、引起混乱,并向公众传播恐惧。世卫组织目前不仅仅是在与病毒斗争,还在与散布虚假信息、破坏疫情应对工作的人员斗争。”

在近日举办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会议上,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员特雷·贝德福德也驳斥了“新冠病毒是基因工程人为制造”这一耸人听闻的“发现”。德福德反驳称:“没有任何基因工程的证据。我们所掌握的证据是,病毒的突变与自然进化完全一致。”

俄罗斯国家杜马教育和科学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前总防疫师奥尼先科敦促:“不要人为制造恐慌,不要导致事态升级,不要试图进行信息恐怖袭击。”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近日也专门刊文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是第一个真正的社交媒体“信息疫情”(infodemic)。所谓“信息疫情”,是指网上有过多真假不一的各种信息,可能导致人们在需要帮助时,找不到正确的指引,反而可能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谣言荒诞离奇,是谁在趁疫乱华?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两次辟谣,2月17日,陈全姣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官网发布声明表示:未发布任何相关举报信息,并将追究谣者的法律责任。2月16日,针对网络流传称武汉病毒所毕业生黄燕玲是所谓的最早感染新冠病毒的“零号病人”。武汉病毒所辟谣。

谣言荒诞,但其背后的影子却日渐清晰。据媒体考证,有爆料者把黄燕玲的身份信息和网页发给了一个境外自媒体,后者又于13日在youtube上进行了所谓的“爆料”播报。“出口转内销”之后,谣言便越传越猛烈,越传越玄乎。而所谓“研究员实名举报所长”的造谣账号,也被发现近期登陆地为境外。

江苏网警也发布消息称,造谣陈全姣的账号“微客铁汁”此前曾自称“品葱文宣组”,微博工作人员已证实其近期登陆IP为境外,请广大网友擦亮眼睛,谨防被他人误导!

纵观一些流布甚广的大谣,特别是其中“进口”或“出口转内销”的谣言,无非几种类型:或无中生有,恶意中伤,或移花接木,炒作“人权”,或渲染威胁,制造恐慌。

舆论场即战场,你不去占领,别人就去占领。不惧针锋相对、主动果断回击,更加自信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一定能够消除偏见、戳破谎言,让更多人认识一个立体真实的中国。

 

 

来源:综合澎湃新闻 北京日报新媒体

编辑:tf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