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体育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三大球改革进入深水区

2014-10-26 13:28 编辑:TF003 来源:网络

2014年10月26日讯,仁川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蝉联奖牌和金牌第一的预定目标,但缺憾是赛前代表团一再看重的三大球项目全面衰落,无一金牌,这在亚运史上也属罕见。论金牌数量,三大球确实只有六块,但三大球的社会影响力却不是六块金牌所能涵盖的,在其他项目突飞猛进的同时,中国三大球落后的现状原因是什么?未来三大球的改革方向在哪里?带着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昨天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

 

 

肖天

 

2012年12月31日,本报记者也曾就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请教了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当时他提出:“中国竞技体育调结构比保增长更重要”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而今我们再次面对面,肖天依然是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足、篮、排三大球的改革目前已进入了深水区,它的特征是三大球的深化改革涉及到了体育体制、教育、司法、工商、传媒、博彩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肖天表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足球、篮球、排球相继拉开了探索职业化的改革进程,在各自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教训。有些问题由于错过了当时渐进完善和改革的良机,不但殊为可惜,而且今天看来已积重难返。

在我看来其中最大的滞后是用一种体制模式对待几百个奥运项目的管理。几十年来,各种体育项目在世界上的影响无论是大还是小,攀登世界高峰是难还是易,也不管其职业化市场化程度是高还是低,在该项目的发展上,当时都采取了一种政策,都是一种奖励和惩罚标准,都是一种用人制度,体现在三大球项目的发展上,难免就会出现生产关系桎梏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肖天认为:“在刚刚结束的韩国仁川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取得151枚金牌的同时,三大球的6支队伍未见1金,均创下了各自亚运会历史上的最差战绩,因而饱受社会各界的诟病。由于项目结构的不合理,致使中国亚运代表团的奖牌和名次出现巨大反差,这一现状使中国竞技体育再次陷入了尴尬处境。”

肖天认为,“仁川亚运会三大球的尴尬说明中国三大球的改革已进入到了深水区,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当今在经济全球化和职业体育全面崛起的背景下,中国三大球的深化改革必将涉及到体育体制、教育、司法、工商、传媒、博彩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整个社会改革的一个缩影,是一个社会治理系统工程在体育领域中的体现。”目前我们的球类项目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全方位的差距,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举国体制与民营企业之间的矛盾、球队的产权归属问题、国家队备战世界大赛与职业俱乐部联赛之间的矛盾;比如长时间大运动量封闭训练与大数据科学功能训练之间的矛盾,师傅带徒弟一人包打天下与国际化保障团队之间的矛盾等等。但在这诸多方面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最核心的差距是运动训练理念和运动训练发展方式的差距,正是这一主要矛盾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形成了中国三大球的落后局面。

10月24日在京召开了球类项目大数据与体能训练专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十多位大数据与体能训练方面的国际专家参会,包括美国EXOS体能训练机构创始人马克·沃斯特根、国际著名体能训练专家迈克·博伊尔、美国春田体育大学校长玛丽·库珀博士等人,这让肖天很有感触。“我已在国家体育总局工作了30多年,在我印象中,体育界召开如此高水平、高规格,主要议题聚焦于集体球类项目的专题训练国际研讨会,这还是第一次。”肖天说,“召开如此高规模的会议反映一个什么问题,发出一个什么信号?我认为就是对中国三大球的发展还欠账、补短板,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三大球就永难翻身,中国就永远完不成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任务。同时,还可以看出中国体育界对转变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升中国体育项目结构、特别是尽快改变中国三大球落后现状的紧迫感和决心。”

肖天认为,三大球有着高度职业化和市场化这一特殊性,三大球和橄榄球、网球、高尔夫等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球类项目,在训练理论和方法上引领着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潮流,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知识和科研成果都首先在这些项目中进行尝试和运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三大球的发展终究逃脱不了经济发展的限制。当今科学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几乎都被吸纳到职业体育这个最活跃的前沿领域,形成了世界的经济热点和体育产业的井喷。大数据在运动训练、参赛的决策、临场指挥、器材装备以及营养、医学、心理等运动训练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不远的将来会彻底改变传统经验型的训练模式,在这一步的改革上,中国三大球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将它作为三大球深化改革的抓手与突破口,我们才会找准前进的方向,进而通过多年努力,让中国三大球真正取得让中国人满意的成绩。”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袁虹衡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