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疫情期间,小区菜店的北京大男孩一席话令人钦佩

2020-03-01 19:32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晨起,疫情防控时期的小区里,路面上空旷、清冷。

作者:史锦萍


王金辉 制图

唯独紧挨大院门口的里侧便道上,一个小小门店的门前,有人影闪动,进门者都两手空空,出门者皆双手满负,提拎着鼓鼓囊囊的购物袋。

不夸张地说,这间不起眼的小门脸,是整个春节期间小区里几座楼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品筐……

疫情防控情势严峻,谁都不想多出门跑远路,守在家门口的小店,便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首选。更何况,民心一杆秤,小店的货物便宜又新鲜。

“小店主”是两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京腔京调的北京大男孩,一个本科毕业,一个研究生学历,俩人跨出校门后曾经从事过IT和物流行业,去年底结伴到此租了门脸,宏伟规划是拓展电商领域,开发民用网商代购代办的多维前景……

所以从接地气的居民生活必需品起步尝试经营,很快便得到了街坊四邻们的好口碑,前来代求代购的不仅有忙碌的上班族、育儿族,连时间充裕的大爷大妈也每天几趟地频繁光顾。即便几根葱、几头蒜的零打碎敲,小店主照样不厌其烦、以诚待客。他们牢牢把关货源质量,无论果蔬还是海鲜,都要仔细鉴定甄选,保证能说清来龙去脉。

小小店铺,很快就生意红红火火。

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家庭的日常采买成了问题。

按说,小店主哥俩是京城土著,有房有车,完全可以宅在家,可是他们居然在大年初二的早上,戴着口罩,把原来的“初五开门”的通告一把扯下,敞开店堂,开门供应,而且是回归到最原始的零售摆摊供应,方便顾客拉开距离……

很快,惊喜的邻居们纷纷口口相传彼此转告。

我当然也是小店的常客。一来二去与二位店主熟了,我忍不住直截了当问了他们一连串的“为什么”。那个白白胖胖、一脸稚气的小伙子往上推了推口罩,眼望着大包小包往家拎的老人们,淡淡地回答说:“都跟自己老家儿岁数差不多,让他们为最基本的吃喝用度东奔西跑,合适吗?”“这么辛苦,却又价廉,能赚钱吗?”话一出口,连我自己都觉出了不妥。“这种时候,已然跟钱没半毛关系了……”眼角一扬,眼神里一份坚定和执拗。

非常时期,蔬菜水果货源紧俏,他们动用了线上线下所有的关系,又不惜每天清晨四五点钟驾车亲赴远郊进货,惯常的路线是一个奔北边农作棚,一个跑南边新发地,将一车车的果蔬采买回来;中午再追加一趟。为避免店内人群扎堆、空气不畅,俩小伙子居然还设计出了“疏散式购物分流导阵”,将不宽敞的室内作为预订人员的取货区,他们事先打好包装,客人来了提起包装就能走。零售的果蔬,他们按类别码放在门前室外三排货架箱子里,每排十几个品种陈列,离地面两个箱子的高度,客人不用弯腰直接“手到擒来”。每排之间仅提供一个人体的限量宽度。客人从入口处进,边行走边挑选,转一圈下来出口结算,全然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摩肩擦踵的接触。居民们也主动配合,戴着口罩、拎着袋子、等距离地进来出去,兜兜转转,既科学疏解,又方便快捷,还杜绝了“滞碍”的隐患。一道别致的流动风景线,受到了居民、路人、街道、社区的一致称赞,“有学识的年轻人,脑瓜就是灵光”。

天色渐暗,客人悉数散去,稀弱的灯影下,两位店主一齐动手,为繁重的一天“善后”——腾挪几十个空出来的货箱,清理地面。看他们有一些笨拙的手脚,我敢断定,这绝不是他们的强项。可是,他们疲惫的身影,又让我心生敬佩,并且爱怜。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