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火星,我们来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公布:天问一号

2020-04-24 10:52 编辑:TF017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火星,你好!继月球探测任务命名为“嫦娥系列”后,今天国家航天局正式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

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

“天问系列”

“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为

“天问一号”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为

“天问”来源于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长诗

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著

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

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

追求科技不断创新永无止境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

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

“揽星九天”

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

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

呈现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

饱含动感 气韵流动

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

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

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

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

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

这组意义深远的名称与图形标识

将承载着中国人航天强国的梦想

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中国力量

前往未至 发现未知

从2016年8月23日开始,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面向全球征集,海内外各界踊跃参加,共收到提交工程名称及图形标识作品35912个。经过网络投票共收获各地有效投票3278962张。无数优秀创意作品共同塑造了人类对火星探测的美好愿景。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的研制工作。

按照计划,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距离较近。火星跟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除此之外,在火星上还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正因为这些相似点,通过发射探测器了解火星的状况,获得更多信息,以此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变与未来发展。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抵达火星。

火星,我们来了!

延伸阅读:

中国航天日丨这些“星”与你息息相关!

50年砥砺奋进

50年风雨兼程

50年群星闪耀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

让我们一起回顾跨越半个世纪的追“星”之旅

50年前的今天——1970年4月24日

一曲《东方红》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卫星的声音

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依靠自己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50年过去了

今天中国航天的成就举世瞩目

超过300次航天发射

超过200颗卫星在太空运行

 

这些“高大上”的中国卫星都有什么本领?和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答案就在这里:中国拥有由通信、气象、导航、高分、空间科学等各类卫星组成的卫星大家庭。

这些卫星“各显神通”,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看直播买买买没它不行——通信卫星

没有它,我们每天看电视、视频通话、上网都将成为天方夜谭。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说起通信卫星,人们并不陌生。这个卫星家族,就好像空中信使,收集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然后再“投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用户手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东方红一号”卫星

通信卫星一般采用地球静止轨道, 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约3.6万公里处。从地面上看,卫星像挂在天上不动,这就使地面接收站的工作方便多了。由于位置高,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比其他通信方式更可靠,特殊情况下甚至是唯一的通信手段,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了它再也不会迷路了——北斗导航卫星

现在,当我们打开手机或者导航仪使用导航服务时,并不是仅仅接收GPS的卫星信号,而是北斗、GPS等卫星定位系统的融合信号。

北斗导航卫星示意图

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纷纷以单一轨道卫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中国北斗独树一帜,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由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分别运行在距离地面2万公里、3.6万公里、3.6万公里的轨道高度上,既能覆盖全球,又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北斗导航卫星示意图

今年,我国还将发射一颗北斗卫星,完成北斗三号全部组网卫星发射。今后,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人们都可以靠中国的卫星导航寻找到方向。

出门带不带伞就靠它了——风云气象卫星

我们平时收看天气预报,手机刷天气APP,背后都离不开风云气象卫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8颗卫星在轨运行,可对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极端天气、气候和环境事件进行及时高效观测,成为国产卫星中应用最好的卫星,还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是全球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

风云气象卫星示意图

气象卫星目前主要分为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两大类。静止气象卫星高度大约距离地面3.6万公里,因为它的运行轨道是地球同步轨道,所以从地面上看卫星在空中是静止不动的。由于站得高看得远,静止气象卫星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连续气象观测。

风云气象卫星示意图

极轨气象卫星的运行轨道为太阳同步轨道,飞行高度约为距离地面600~1500公里,每天在固定时间内可以经过同一地区2次,每隔12小时就可获得一份全球的气象资料。由于离得近看得更清,极轨气象卫星可以获得全球气象信息。两种类型卫星相互补充,协同观测,形成了1+1>2的气象观测效果。

它能给地球拍“3D大片”——高分卫星

高分简单说就是高分辨率的意思。我们手机上使用的导航地图,有了高分卫星后,可以更精准!

以去年11月我国发射成功的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为例,大到“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规划、雄安新区的建设、冬奥会场馆的选址,小到住宅小区、学校、公园的选址布局,都需要大量高精度测绘数据作为决策依据,而这都有赖于高分七号提供的1:10000比例尺测绘数据产品。

高分七号卫星资料图

高分七号还有一项神奇的本领——能给地球拍摄“3D大片”。与一般光学遥感卫星只能拍摄平面图像相比,高分七号可以绘制立体图像。建筑物在地图上不再只是一个方格,而是一个个三维“模型”。因此,高分七号能够高效地绘制地面地形模型,甚至是城市三维模型。

“千里眼”一样的高分卫星还能对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进行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通过灾前、灾后高分卫星的影像对比,可以直观展示灾害发生位置和灾区建筑物坍塌损毁情况,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它在替人类仰望星空——科学试验卫星

仰望星空,大家是不是也会对神秘的太空充满好奇?那么,这些星际的秘密就交给科学试验卫星家族来解决吧!

“张衡一号”是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

听听这些卫星的名字吧!“悟空号”“墨子号”“慧眼号”“张衡一号”……,

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名头可都不小。这些卫星都运行在高度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技能非常“高大上”,专注研究发生在地球、行星际空间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各类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每有研究成果,都会引发颠覆性创新,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大动作”。

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

每一次成功发射的背后

都凝聚着成千上万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是第五个航天日

记住这些我们“追”过的“星”

也记住这些造“星”的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大珩、王希季、任新民、孙家栋、陈芳允、杨嘉墀、钱学森、赵九章、钱骥、郭永怀……

星空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