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龙岭迷窟》中“盗墓绝技”引来热议,小心有人学坏

2020-05-15 13:50 编辑:TF015 来源:北京晚报

近日,盗墓题材新剧《龙岭迷窟》“收官”,剧中神乎其神的“盗墓绝技”引来热议。然而,文博、考古领域的专业研究者却提醒大家警惕鼓吹盗墓所带来的负面社会效应。

曾担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案策划的文博学者“螺旋真理”介绍,盗墓和考古的方法不同,盗墓者往往是在墓穴中打个盗洞,把陪葬品盗出就走。而考古发掘则有一套正规程序,现阶段的考古原则上都是抢救性考古,除非遗址、墓葬所在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已被盗墓者损毁,否则不会主动发掘。“考古工作者在文物普查的时候往往就知道大概什么地方会有些什么,有些会进行一些踏查和试掘。不过,主动的考古发掘会针对发掘对象和科研能力做出长期的规划。”而盗墓贼破坏的墓葬和遗址,往往是考古工作者“已知”的。

对盗墓“神技”、一夜暴富的鼓吹,往往会造成影响重大的负面社会效应。“螺旋真理”举例,1982年春,在盗墓分子的鼓吹和金钱的刺激下,数百名农民蜂拥到福建建阳宋代窑址进行盗掘,一个月之内破坏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1982年至1986年,江西丰城县22个乡镇普遍存在盗墓现象,参与者超过1500人,盗掘古墓2001座。

由于盗掘迫使古墓“抢救性发掘”的案例也屡屡发生。比如,沉睡了2000多年的海昏侯刘贺墓,便是由于盗墓者的搅扰而不得不启动发掘。

有媒体梳理后发现:2018年法院审理判决盗墓案件249起,为历年最多。“螺旋真理”指出,会引起大众关注的往往是盗墓者成功实施犯罪的案例,大量由于判断失准而没有盗墓成功的事件公众无从知晓,而它们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国内就曾发生过盗墓者把长城烽火台当成墓葬破坏的案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曾描述:海昏侯墓的盗洞发现时已经到达墓室,如果再晚几天发现,说不定整个墓就被毁了。

刘庆柱表示,盗墓是摧毁民族文化基因、切断民族记忆、破坏民族文化载体基本保存条件的行为,应加大惩处力度。对于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则有必要表明立场态度,引导健康的社会价值取向,“不能用自己胡编乱造的情节为犯罪分子提供闻所未闻的盗墓手段和作案经验,以免造成惨痛的民族教训”。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乐琪

流程编辑:TF015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