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地理

京华寻旧录之百年中山公园 70年代曾是花果山黄土露天

2014-11-04 11:00 编辑:TF001 来源:网络

2014年11月4日,走进中山公园,一路上亭台楼阁,假山奇石,新修缮一新的长廊雕梁画栋,习礼亭、八柱亭、和平坊、格言亭,每一座建筑都记述着一段历史。公园里的儿童乐园、音乐堂,为北京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历经百年的中山公园,发生了多次的变迁。就说园内的布局也有很大的变化。格言亭、水榭、金鱼池都进行过改造和变动……”走在园子里,老职工于建国指点着一草一木说。在这里,每一处都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故事……

1

七十年代公园曾是花果山

中山公园副园长刘鸿义

1971年来到中山公园,当时的整个公园都是黄土露天,除了古树的绿色,很难见到草坪,园内的古建也已陈旧不堪。当时公园没有什么资金修缮,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公园只能维持。

公园里最多的是苹果树,还有桃树、杏树,还有山楂树,俨然就是一座花果山。这是因为,当时提出了“绿化结合生产”的方针。所以,包括中山公园在内的所有大公园全都种上的果树。中山公园产的水果不是给员工的,而是统一由专门的部门收购。一年果树的产量能达到三万多斤。

除了种子各种的果树,后河还放养了各种淡水鱼,一年的产量有两三万斤。每年9月,鱼最肥的时候,开始打鱼,因为当时故宫周围的河全部归中山公园管理,所以打鱼要分成四段进行,每段一到两天,全产打完需要一个星期。

公园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水产队,有二三十人。每年养殖鱼。到冬天时,队员们要到河的冰面上打冰眼,让河里的鱼透透气;到了夏天,要打水草。

这些鱼的质量特别好,由国家统一包销。

直到1990年前后,公园的果树才逐渐被观赏林所替代,河里也不养鱼了。

中山公园与宫廷金鱼

于建国

于1976年,进园后,于建国就养金鱼,当时有三十多个品种。虽然不多,但在北京品质是最高的,因为这些养鱼的技术就是多宫廷传出来了。

于建国回忆,在北京要说中山公园养金鱼,就不能不提金鱼池。在百年前,金鱼池一带养金鱼有三大家,徐家、牟家和张家。其中徐家在清乾隆年间为皇宫代养金鱼。因为代养,所以徐家的品种都是皇宫的血统。

于建国说,我到中山公园养金鱼,师傅是郝立。按辈份讲,我的师爷就是徐家的徐国庆老师傅,但我入园时,他已70多岁退休在家了。

一些资料显示,徐家曾穿朝服,带顶戴。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徐家代养金鱼实际上是义工的性质,只不过有出入皇宫的腰牌,地位较为特殊罢了。

1917年,中央公园成立后的第三年,徐家开始进入中山公园。当时金鱼池也在改造,一位富商看上了金鱼池的西部地区,利用改造之机占了不少的土地。原本住在西部的徐家被挤到了东边,但东部已是人满为患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徐家走进了中央公园。

刚进中央公园时,多是草金鱼,宫廷传出的四尾鱼品种不多。当是金鱼就养在水榭的东侧,只简单搭了几个小棚子。因为是第一家公园,游客很多,看金鱼的也很多。

1936年时,北京就有金鱼的照片了,照片里拍得就是中央公园的金鱼。

于建国说,说起养金鱼,那辛苦劲儿就别提了。每天都得钻地沟出城捞鱼虫,不分冬夏。最开始是骑自行车,后来又用轻骑,再后来是用工具车。

过去捞鱼虫,南在永定门外,东到四惠,每天早晨3点半就得出发。

中山公园金鱼最出名的一件事是,周恩来总理在祝贺印度总理尼赫鲁65岁生日时,从中山公园选送了100条金鱼给印度。从此,中山公园的金鱼迈入了国礼的行列,有了“金鱼外交”这个名词。中山公园金鱼也经常出口到国外。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也经常到公园内观赏金鱼。

于建国介绍,现在中山公园的金鱼观赏点已搬到了公园的北侧。

公园的假山石

姜振鹏,原中山公园总工程师

姜振鹏说,自从上世纪60年代进入中山公园,一直负责技术工作。刚进入公园时,正值“文革”期间,到公园是接受改造,那个时候,北京大的四盒院都在花园,花园里都有很多山石,主人都走光了,花园也成了大杂院。建筑虽然没有拆,但山石都拆出来。各大公园就把山石搬回来。从1969年开始,两年内我去过东、西城,宣武区,到各大院落中搬山石。有的花园比较深,要进到后院。那时没有大型工具,只有依靠导链和撬棍,用人抬。

大的石头,从几百公斤到几吨的都有,我们就在地上铺上钢管,钢管上再铺上木板。搬一次石头,就带一处伤。

姜振鹏说,我们对公园特别有感情,因为很多的石头都是我们这么抬进来的。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有一段时期,工人阶级当家,公园的假山石全变了。从西山开采一些新的石头,既没有纹理,也没有形态,运到公园内随便一堆,很不成样子。

从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又开始重新修缮。我带着技术人员专门到昌平十三陵的大山里挑石头,一挑就是一整天,然后把选好的石运回来,重新叠石,逐渐才恢复成了目前这个样子。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龙露/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