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撑腰香港暴徒却镇压国内抗议,说好的美国人权呢?

2020-06-02 14:19 编辑:TF019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反转!据报道,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亨内平县法医办公室发布报告称,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的死是由于“执法人员制服、禁制和压迫颈部并发的心肺骤停”,是一起谋杀案。同一天,弗洛伊德家人聘请的律师公布独立尸检显示,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压,死于窒息。

这是怎样的人间惨剧!“我不能呼吸”这个词和那残酷的8分钟视频,不仅刺痛了美国人民,也深深刺痛了全世界有良知的人。这是无法用任何言语去辩驳的事实,也是注定将永远定格在历史上的画面。面对这一切,难道不是应该质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在抗议活动现场,一位美国记者被警察抓捕前说了一句话:“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人民走上街头抗议”。

据美国媒体最新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强烈建议各州动员国民警卫队制乱,否则将援引《叛乱法》动用军队介入。此前,特朗普批评多数州长表现“软弱”,“必须变得更加强硬”,敦促镇压抗议行动。不见真正抚慰被跪压致死的非洲裔公民,不去彻底反思种族歧视,更没有从制度上自我纠错,却呼吁扣动扳机,说好的美国人权在哪里?

不曾忘记,在去年反中乱港分子最无法无天,搞“港独”,妄图颠覆政府,实施带有恐怖主义色彩的暴力犯罪的时候,美国急咻咻公然为暴徒撑腰打气,高谈阔论人权、民主,甚至将所谓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险恶之心,昭然若揭。

为什么美方将“港独”势力和香港“暴恐”分子美化为“英雄”、“斗士”,而将美国国内抗议种族歧视的民众称之为“暴徒”?为什么美方对香港警察文明执法横加指责,却对国内抗议者威胁开枪射击,甚至动用国民警卫队?美国政客其实心知肚明。显然,靠双标行为蒙蔽世人,注定行不通,只能证明美国政客脑子有恙、心术不正。

关于人权,美国政客的真实心态是,把它当成标榜的幌子、攻击他国的棒子。比如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横加指责,极具意识形态偏见。肆意歪曲、老调重弹,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哪有客观公正而言?

事实上,正是美国炮制了无数次人权灾难。据调查,美国白人至上主义回潮,美国国内近年来发生的恐怖活动大多与白人至上主义暴力有关;美国警察枪杀和残暴虐待非洲裔案件频发,非洲裔成年人被监禁的概率是白人成年人的5.9倍。铁的事实,是美国政客否认不了,也是无法否认的。

应该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居民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依法充分行使各种自由。奉劝美国政客,别再拉出人权警察的架势,别再自欺欺人了,停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如果真想为世界人权做贡献,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少制造一些人道灾难。

延伸阅读:

美国政客称抗议都是俄罗斯设计的,俄罗斯电视台反讽:你猜对了!

6月2日,美国抗议活动继续升级,而一些美国政客至今还在拼命“甩锅”,称可能是俄罗斯煽动。对此,“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直呼“真有创意”,还在报道标题上直接反讽:“你猜对了,就是俄罗斯!”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说美国甩锅剧本又臭又长,美国的抗议示威者也直言美政客甩锅行径是在转移注意力。

美国反种族歧视抗议进入第七天,特朗普称是“国内恐怖行为”

6月1日,在美国全境蔓延的反种族歧视抗议、骚乱和暴力冲突进入第七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首次就此发表全国讲话,称暴力抗议活动是“国内恐怖行为”,在不能平息骚乱和暴力冲突的州,他将动用军队。

在不足7分钟的全国讲话中,特朗普称自己是“法律和秩序的总统”、和平抗议者的“盟友”,呼吁各州采取强硬行动。当天早些时候,在同州长、执法官员和国家安全官员举行的电视电话会议上,特朗普指责一些州长对抗议者“软弱”,要求他们“必须更加强硬”。

特朗普发表全国讲话之际,多辆满载身着迷彩服、携带防暴盾牌的国民警卫队队员的车辆出现在白宫附近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在白宫北侧拉斐特公园,执法人员使用催泪弹和闪光弹驱离靠近白宫的和平示威者,清出一条道路供特朗普在讲话结束后从白宫步行穿过公园,前往俗称“总统教堂”的圣约翰圣公会教堂。据美国媒体报道,在5月31日夜间的抗议活动中,这座有204年历史的教堂轻微受损。

5月25日,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白人警察暴力执法导致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死亡,由此引发的抗议示威活动连日来在全美持续蔓延,多地发生骚乱和暴力冲突。截至6月1日,包括首都华盛顿特区在内的全美至少40个城市实行宵禁,至少23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动用国民警卫队协同警方应对骚乱和维持治安。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澎湃新闻

流程编辑:tf019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