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生活实验室

大风降温电动车族用上防风被 这样的保暖神器太危险!

2014-11-14 12:09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4年11月14日 北京  电动车穿梭自如,来去方便,可如何抵御迎面而来的寒风,想必很多骑车人都为此动过脑筋。今年的“暖冬”市场上,一种四四方方、带有护腰功能的新型防风被颇受青睐。尽管保暖性极佳,但这种防风被却暗藏不小的安全隐患。记者实验发现,是否佩戴防风被,以电动车前轮为轴,两者的转弯半径差了半米多,电动车的灵活性受阻。双手双脚的活动能力也会因戴上防风被而大打折扣。

防风被

 无防风被

对比

调查:防风被成骑车族“标配”

防风被几乎成了电动车一族们御寒用具中的“标配”。昨天中午,记者在丰台区蒲黄榆路口转了一圈,在停留的10分钟内,大大小小17辆电动自行车呼啸而过,车把处挂着防风被御寒的占到九成以上。

记者注意到,常用的防风被大致分成两类,一类就像反穿衣一样,除了腿部,这种还可以直接为手部御寒;而另一类是近期出现的新型防风被,外观四四方方,上部有两个系带,整个腿部都可以放在里面。防风被的最上端还延伸出来一部分,抵挡住胸口;两侧也分别有两块布,靠粘扣连接在腰后,给腰部提供温暖。

记者调查中发现,选择这种新型防风被的人不少。“现在早晚气温低,骑电动车特别冷,加了这个防风被后很暖和,也省去了脱戴护膝的麻烦。这个比那种反穿衣式的更保暖。”骑电动车的王女士说。

防风被不分新旧款,售价都很亲民。新型带护腰的,根据填充里料的不同,售价约在30元至70元不等。在淘宝网上,记者搜索发现,有的商家甚至“武装”到了坐在后座——新型防风被延伸出一大块,后面仿佛接了一件反穿衣式的防风被,这种1+1式的“大块头”,不光骑车的大人“扛风”,坐在后面的孩子也免受了寒风吹袭。

初衷是好,可是防风被真的安全吗?

实验:转弯半径差了半米多

2012年11月2日,浙江嘉兴的陈女士,因反穿衣服骑车,不料衣服随风裹进车轮,导致车失控引发事故;2011年12月10日,浙江一女子反穿羽绒服骑电动车,被路过的大货车带起的风吹得摇晃不定,刚好后面驶来一辆小轿车,电动车被卷入轿车底,车毁人亡……通过网络搜索,类似因反穿衣、防风被导致事故的新闻年年都有。

为了验证防风被的安全性,昨天下午,记者进行了一次对比实验。第一次骑行电动车时,记者使用了新型防风被。坐在电动车上,双腿合并伸进防风被里,脖子上挎好胸挡系带,再把连接腰部的粘扣扣好,初次使用,这些准备动作着实费了会儿事,最难的是,同时要兼顾电动车和防风被,平衡并不容易掌握。

接下来,左右来回动动,记者发现,可供活动的空间十分狭小。车子开动起来,记者模拟了转弯、刹车、摔倒等情景,并在地面上,以车前轮为轴,用红色胶带标记下了电动车的行车轨迹。几圈下来,捂着防风被骑车给记者的最大感受就是,胸挡系带套在脖子上,因为无法灵活转动上半身,转弯时观察后方的车况很受限制。而且,护腰和固定在车把上的防风被系带在一条直线上,当转弯幅度小时,会阻碍车把的转动角度。如果躲避前方车辆或障碍物时,很可能会因此打方向受限。另外,紧急停车时,通常人们会下意识地先将脚从踏板上放到地面上,但捂着防风被,将腿从“挡风被”里移出则需要一定时间。

在同一块场地,记者摘掉防风被后进行二次实验。这次,同样是记录下前车轮的行驶轨迹。结果很明显,两者的转弯半径相差超过了50厘米。

提醒:保暖还是用分体式

据一位一线交警介绍,这种新型防风被现在被广泛使用,虽然迎合了市场,但却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品”。这种防风被将骑行者的上半身和车把同时束缚住,增加了危险的概率。

另外,不管是反穿衣式的,还是在新式的,骑车人都要提防防风被卷进电动车车轮或者勾住周围的车辆和树木,这时人的整个身体藏在防风被中无法做出应变,直接后果便是连人带车都摔倒。相对安全的保暖方式,建议还是用分体式的护腿和手套等物品。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刘琳/文  张硕/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