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层层加码“一刀切”:这是把球往下踢,把锅往上甩!
有事没事,回家过年。疫情防控之下,今年回家可不是一张车票这么简单。国家卫健委针对返乡过年先后下发多个文件,对不同风险地区人员返乡作出详细规定。两办也对就地过年下发通知: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就地过年。
资料图,安旭东 摄
但是,即便规定如此明确、详尽,一些地方仍出现层层加码的情况,有些基层乡镇甚至搞“一刀切”,以致于不少网友抱怨:村里对所有返乡群众就是一个字——滚!
1月27日,国家发改委就此发声强调:“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层层加码,坚决不允许‘一刀切’,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要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
指向明确,言辞明了,说到了百姓心坎儿上。对此,长安君有三句话想说——
第一:层层加码“一刀切”看似“追求完美”,实际是荒腔走板。
评价一项政策的落地,有三个最直白的层面:目的、过程和结果。春节期间疫情防控也不外如此。
春运期间大量的人员流动,容易造成巨大的疫情传播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出台实施严格的相关规定,其初衷所有人都能理解——这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为了他人的平安,更是为了全社会安宁,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层层加码“一刀切”,把一域置于全局之上,直接切断了所有人过年回家的路,这么做的初衷到底是什么,真的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刀切”是把“严格防疫”好事办坏,无异于给一域加盖“围城”,让外面符合政策规定的游子有家难回,让里面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陷入缓滞。其过程更是充满了蛮横,让老百姓怨声载道:本应倡导劝说,却一张口就是“上面要求”“文件规定”;本应分类施策查验手续,却动不动就堵路截车,强行驱离……
目的“迷惑”、手段“粗糙”、过程“惊悚”,即便达到了目的又如何?寒了百姓的心,损害政府的形象,削弱党的权威,“一刀切”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对国家政策的“高级黑”。
第二:层层加码“一刀切”看似“主动作为”,实际是懒政怠政。
疫情之下,防控措施“打折扣”“糊弄事”已经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无所遁形,但往往让人忘了,层层加码“一刀切”也是另一种不作为。
疫情防控重在“科学”与“精准”,重在找到严格防控措施与保障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平衡点。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建立在对抗疫大局的全盘了解和对本地实际情况的深入掌握上,这需要高瞻远瞩预判形势,需要调查研究摸清现状,需要精细管理谋划实施,需要盯紧细节动态优化,需要全程监督确保落地见效。简而言之,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蛮干。
而层层加码“一刀切”则是懒得动脑子,毕竟层层加码比层层分解要简单,一禁了之比动态优化要轻松:中央下了文件,就依葫芦画瓢,画得好不好、像不像不提,先画得大一圈再说!不仅如此,还要冠以“深入贯彻”“严格落实”的名头,看似态度端正,实际是当“甩手掌柜”,把肆意妄为的“球”往下面踢,把蛮横粗暴的“锅”往上面甩。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执行政策不能搞‘一刀切’。”我们需要谨记,走好政策从出台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并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无论什么形式的慵懒,都可能使好政策变了形、走了样、离了谱。
第三:层层加码“一刀切”看似“严上加严”,实际埋下治理隐患。
危害表现在基层,问题的根子却往往在中间。地市层面,常常成为政策变形走样的“始发站”,对那些层层加码“一刀切”的现象溯源,不难印证这个结论。
治大国如烹小鲜,从“宏观大国”到“微观小鲜”的转换,市域是必经的重要治理节点。市域处于国家治理的中观层面,既是国家社会治理大政方针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又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和差异化、个性化,在地市层面开始明显分化,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落实都需在市域拿出实际操作方案和具体落实举措。
如果市域怠于履行治理职能,热衷喊口号、甘当“二传手”,则易埋下政策实施和现实情况脱节的治理隐患。进一步看,无论是“回家过年”全民热议的焦点话题,还是常态化防控的久久为功,市域都是稳住抗疫战略成果的“基本盘”。不断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发挥好市域的政治经济资源优势,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框架内“便宜行事”,才能确保风险不外溢,真正做到疫情防控的“严上加严”。
让人人都过一个幸福年,这不仅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温度,还考验着市域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毕竟,让长途归乡者感到暖心,让外来建设者产生归属,这是每个治理者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原标题:“就地过年”层层加码“一刀切”:这是把球往下踢,把锅往上甩!)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流程编辑:TF006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